
记者 殷志军 徐喆衎 李瑾琳 陆翔
初冬的午后,行至永嘉路和太原路的交界,一幢被爬山虎枝蔓包裹的“城堡”映入眼帘,走近细看,那蔓延着的层层叠叠,舒展地趴在墙面,这就是获得2024上海“我眼中的立体绿化”优秀案例的天平街道达汇花园墙面绿化,更有着“绿房子”的美誉!
爱绿护绿,“我们和这片绿共生”
说起达汇花园的这片绿,居住在这十多年的居民周叔叔感到很自豪,“现在看着这么茂盛, 也是十来年慢慢起来的。 ”这座爬满爬山虎的大楼其实是建造于1995年的公寓房达汇花园的局部,因其地理位置周边无遮挡,常年光照充足, 爬山虎的种子就在这里落了家、生了根。“爬山虎很聪明的,我们有时这扇窗开多了,它就会绕道而行,我们是和平共生的。 ”周叔叔说道。
冬季,是爬山虎的休眠期,虽没了夏季的绿意葱葱, 少了网红们的拍照打卡, 却是对藤蔓进行修剪的时节。“枝蔓多了, 对居民的空调外机有影响,趁着这段时间进行适当修剪,也是必要的。 ”天平街道建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琦告诉记者。
养绿兴绿,“形成独特的‘微生态’”
随着上海建设“生态之城”,打造公园城市的步伐加快, 立体绿化在城市各个角落形成一道道风景, 而达汇花园这片绿意盎然, 又有着其独一无二的特殊性。 比起很多立体绿化需要日常养护和悉心打造, 达汇花园墙面绿化可谓是几乎零成本投入, 可能是鸟儿带来了爬山虎的种子落入了大楼前的花坛里,2017年开始,这大片的爬山虎进入黄金生长期, 三四年的时间就给建筑外墙披上了一层绿色衣裳,也让这里一跃成为媲美“网红楼”的“网绿楼”。 这份“纯天然”的美,也提升了周边绿视率, 为天平街道增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同时,这大片的爬山虎对于建筑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们紧贴墙面,就像天然的保温层, 带来了绿岛效益。“这片爬山虎不仅是风景, 更像守护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微生态’。 ”天平街道城建中心王剑敏介绍道。 近年来, 天平街道在创建标准化林长办的过程中, 依托区绿化市容局的专业指导, 对达汇花园这大片的绿墙加强修剪,既保证了整体美观,也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达到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活的和谐统一。
“地处衡复风貌区,街道始终坚持不断提升辖区绿化品质,努力打造‘花园街区’, 让市民朋友都能‘转角遇见绿’,感受到城市之美。 ”天平街道管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