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瑾琳 陆翔 徐喆衎
南洋中学创建于1896年,是一所国人自主创办的百年老校。这所中学是人民作家巴金文学之路的起点。巴金的作品,曾像火炬一样照亮过一个时代的青年,而他给予南洋中学的深厚影响,经历过百年风云,依然历久弥新。
今年,适逢巴金诞辰120周年,学校以此为契机,举办了首届“以书会友”南洋文化节活动,引导师生们从这位泰斗级的老校友的人格和作品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和营养。
追忆校友 传承精神
南洋中学和巴金有着深厚的渊源。
1995年,南洋中学成立“南风文学社”, 并创办了社刊《南风》。2010年10月,为了纪念老校友,“南风文学社”更名为“南洋巴金文学社”。
2009年, 巴金文学社与外交社开展了以“经典文学优于时尚文学VS时尚文学优于经典文学”的辩论会,并以此为契机,组建了南洋巴金辩论社。
2016年,“南洋学生巴金文学研究会”成立,师生对校友巴金的研究,扩展到巴金影响下的沪上青年作家作品。
每年11月25日的巴金诞辰日, 学校师生都会组团前往巴金故居,向巴老的铜像敬献鲜花。
铭记历史 启迪未来
丰厚的校史是最好的课本,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南洋学子们。
巴金曾两次入朝,创作小说《团圆》,此后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鼓舞了几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今年4月初,南洋中学“旧曲新词”演绎会暨语文学科竞赛活动在学校植善堂举行。“旧曲新词”演绎会的举办,也正式拉开了2024年南洋中学首届“以书会友”文化节的序幕。 令老师们惊喜的是,学生们还将巴金在南洋中学发表过的《黑夜行舟》填入流行歌曲《再回首》的曲调之中, 用吟诵和歌唱的方式,向巴金当年求学时的那份坚定和勇敢致敬。
未来,学校将打造开放式的“巴金云空间”。据学校老师赵卿介绍,“巴金云空间” 开放以后,将成为学生们阅读、写作、交流、沟通、展示的又一阵地。
师长关怀 延续美好
几十年来,南洋学子们也从未忘记过他。
据南洋中学辩论社的指导老师潘华介绍,南洋中学迁址以后,他们把旧校址的“青石板”和“小石头”也搬了过来,因为那是巴金和许多南洋杰出校友“曾经走过的路”。 把它们继续铺在新校园里,孩子们走过路过,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时空的交替,心灵的撞击,从而更加深刻地感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帮助他们记住先辈的精神,记住美好,传承文脉。
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李心怡带领学生们排演课本剧,共同准备服装和道具。 五四青年节期间,她带着文学社的同学们造访徐家汇书院的巴金书房。在这个集合巴金作品、故居、朋友,以及各界对巴金怀念内容的空间里,同学们带去了独创的巴金故居走访路线图,向游客们介绍巴金的生平事迹、 巴金与南洋的故事,他们亲自设计和制作的带有巴金名言的书签、卡片在巴金书房里广受好评。
一届届的南洋学子们成长起来,他们传承了杰出校友的精神,铭记师长们的教诲,又将自己从校友师长这里得到的宝贵财富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