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们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祭扫思时之教, 既是尊祖敬宗, 也是继志叙事。
每年的清明总会给人一种“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凉之感。会带给人关于生与死的感慨。 当我走在故乡的小径上,到处都是祭祀的人,人人脸上的表情布满了沧桑而悲凉。看着纸灰飘落在空中,如蝴蝶般地飞舞。 听着跪在墓碑前痛哭的人们,流泪与先人述说时那嘶哑低沉的声音,或许这就是生与死的对话。
身处上海的我因故无法回乡为祖先祭扫,只能在寒舍里默默地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
生与死是大自然的规律,对谁都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当逝去的已经失去,只剩下美好的回忆。不负时光不负韶华。 清明正值仲春时节。 落花飞絮,春意盎然,最美人间四月天。柳丝在微风中细语缠绵, 轻柔摇摆。那碧波荡漾的池水,那沐浴在春雨后的春花盛开,芳草青青,正是“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游玩正合宜。有人追逐纷飞的蝴蝶,穿行在垂柳之间,也有人举杯痛饮,忘掉长吁短叹,伤春悲秋的压抑的心情,一下子舒畅开朗起来, 不想错过每一秒绚丽的春天。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珍惜生命,珍重生活。

清明拾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