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上海男人,陪妻子上街购物,是一门经常要做的功课。按我的经验和体会,特别是到服装店购置衣服,最挠头的是察颜观色的营业员了。为了讨得顾客的欢心,把年纪大的称“阿姐”“阿哥”,身材差的到了她们嘴里也会变得婀娜多姿和挺拔起来。于是乎,一件件服装就会像变戏法似的,在她们笑吟吟的嘴角里,目送着一个个顾客拎着服装袋一脸满足地打道回府。说句老实话,家里衣橱不少都是这些营业员的热情推销的“杰作”。
周末,妻子提出要去徐家汇商圈逛逛, 作为男人当然不敢怠慢。尽管春暖乍寒,还是搭乘长途车硬着头皮陪妻子去买她心仪已久的风衣。
到了六百,妻熟门熟路朝东头的服装柜台走去。这当儿,那位中年女营业员轻轻地走到了她的旁边。我清楚得很,接下来的故事应该是程式化的,无非是检验营业员根据顾客的心理随机应变的能力而已。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中年女营业员打量了穿在妻身上的风衣,轻轻地对着镜子左顾右盼的妻说,阿姐,我觉得这绿色的风衣不太适合你。营业员说这话的是轻声细语的,但我和妻却惊异了。说句心里话,陪妻上街购衣次数不算少了,像这种唱反调的营业员还是我这“老革命”首次遭遇到。听惯了花好稻好的甜言蜜语,看惯了有的营业员急吼吼推销商品的猴急相,使我不得不对这位女营业员从妻的年龄、体形、职业逐一的分析心悦诚服地同意她的建议:阿姐,我觉得这绿色的风衣不太适合你,下周店里要进一批米色和淡咖啡色的风衣倒是蛮适合您的。说句心里话,按照惯例,在妻将这绿色的风衣穿在身上左右打量的时候,我已做好了如何配合营业员推销工作的准备,以便拔脚早点打道回府。此时,一肚子的台词因为营业员说“不”戛然而止。妻望着我,我默默地点点头,我只能从心里说:说“不”的营业员,谢谢你。
走出六百,天下着丝丝细雨,身上顿添些许寒意,但心里是异常的温暖;虽然从金山到六百路上花了近两个小时,但我记住了六百服装柜台那中年女营业员真诚的面容,我更记住了她送我们出来的那句话:出了店堂,我也是一个顾客。
一个星期后,我没有陪妻赴六百的任务了,是她和舞蹈队的几个老姐妹同去“赴约“的。 这次妻听了那个说“不“的提议,选中的淡咖啡色的风衣,穿在身上果然有型,似乎人也年轻了几岁,专业眼光毕竟不一般。问及其他姐妹收获如何,妻答:各取所需,满载而归。在我的印象里,金山的同事和朋友都喜欢到六百购物,理由很简单,老店实惠便民啊。退休后我移居孩子处,近闻见证沪上72年风云变幻的老牌商场六百春节后正式闭店,网上是一片怀念声,屈指算来,那位给我留下美好回忆说“不“的女营业员应该退休了吧,不知退休的夕阳红生活过得好吗?好怀念你眼眸里真诚的目光,好怀念你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出了店堂,我也是一名顾客。
谢谢你! 六百柜台前说“不”的女营业员。

谢谢六百说“不”的营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