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街道坚决遵循“新增为零、存量递减”的治理原则,持续推进违法建筑治理的长效管控机制。 近期,街道拆违办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成功攻克了违法建筑的“顽固堡垒”,为新一年的拆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这处违法建筑位于复兴中路1315号院内,共有三处临时构筑物,总面积超过80平方米。 这些建筑原本是作为预检台和快递堆放使用的临时设施,但未经批准,属于无证建筑。 天平街道拆违办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并立即上报给天平综合行政执法队。
执法队迅速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并查阅了相关图纸和资料。 经过核实,确认这些建筑确实属于违法建筑。
随后,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对涉及违法建筑的当事人进行普法宣传和思想工作,解释违法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拆除的必要性。 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当事人最终理解和支持了拆违工作,并主动配合执法人员的行动。
考虑到违法建筑内部物品短时间内难以清空的实际困难,执法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决定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拆除。 在拆除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做到了“应搬尽搬”,尽量减少了当事人的损失。 拆违完成后,及时清理了现场的建筑垃圾,确保了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此外,天平街道还不断加强执法力量与片区巡查力量的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监管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拆违成效的持久性和整治成果的稳定性。(来源:天平街道)

向违建说“不”
天平街道打出拆违“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