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 都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比如看小说或影视, 又或者欣赏表演, 最精彩的部分往往就只有最后的那么一点。 那前头的部分就只能算是浮沫吗?也不见得。如果直接把前面十之八九的篇章当成无用的浮沫,干脆了当地抹去,一上来就亮出最精彩的亮点, 结果往往不如预期, 甚至令观者云里雾里,观感大打折扣。
怎么会这样?要令人感受深刻,就得一层层地剥去外头的迷障,把精彩包在最里头的核心之中。 在这一点点的铺垫中,让观者渐入情境,情绪被一步步带上去。 等到观者的情绪到达巅峰时, 再把最精彩的部分抖出来。这么一来,就能有最好的效果。
有时候就是这样。 两场表演,效果迥异,不见得就是表演者本人实力的差距。 实力相近,但一方一上台就直接亮出杀手锏,观者还没进入情绪,脑子里恐怕还不清楚, 表演就已经结束了; 而另一方则懂得循序渐进,一步步引领观众渐入佳境,在最巅峰的情绪时刻, 再亮出自己的绝招。 这么一来,明明实力差不多,效果却天差地别。
这其中,差别就在于渐进。好的事物,好的成功,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需要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精彩, 还需要一个可供培养情绪的渐进境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 一段关系中的双方,若是进入状态的步伐不一致,可能结果也会令人唏嘘。一方迅速进入状态,掏心掏肺,把自己能对人好的所有招式都使了出来。但对方却慢了一大截,迟迟未能进入状态。 急速进入状态的人,直接撇开过程,把自己的底牌一股脑甩了出来,却未能想到此时此刻的对方能否领会?
结果可想而知。 直接亮出底牌的人,多半对于另一方,心中颇有微词。 自己尽心尽力,对方却似乎并不领情。 最后,难免把狼心狗肺的帽子扣在对方头上。 一段缺少渐境的关系,往往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怎么可能会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人的成功,也需要渐境。
有些成功,得益于父母的铺垫。 这样富二代式的成功,少了自己努力渐进的过程,成功的果实唾手即得。但这样没有情绪铺垫缺少渐境的成功,品尝起来也乏善可陈。 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去,这样在渐境中成就的果实,才是最甜美的。
人处于世,少不得渐境。 想与人交好, 比起一开始的掏心掏肺, 循序渐进慢火细烹更能将关系发展到相知相交的程度。 想要做成一件事,一起头就直接把压箱底的东西一股脑抛出来,结果往往会很惨。 一步一个脚印, 在什么阶段发挥什么样的实力, 撒手锏留着在最需要的时刻抖出来, 这样反而能笑到最后。
人生中,有渐境,才美好。

渐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