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奚亮
湖南街道近日在区林长制办公室组织创建、自查的基础上,经评审、公示、审查,成功创建为上海市林长办第一批标准化乡镇(街道)林长制办公室。
湖南街道依据“分级管理、属地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 构筑起“街道总网格—居民区网格—单位微网格”三层级林长制管理体系,构建了以街道为核心统筹协调、 社区为主体推进、各部门紧密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
具体来说,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总林长,负责总体组织、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分管领导出任副总林长,专责落实辖区内的绿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工作; 同时,16名居民区林长由居民区书记或主任担任,负责各自区域内的日常网格巡查。
借助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湖南街道每日对辖区内的5个口袋公园及近20个公共绿地进行树木巡检, 发现问题立即记录并处理, 同时积极开展文明游园宣传, 提升社区人文生态环境品质。
2023年, 湖南街道累计修剪扰民树木243株,防台防汛期间妥善处理安全隐患树木4株。 此外,湖南街道还定期组织绿化养护培训,大大提高了社区绿化管理水平。
在推进林长制的过程中, 湖南街道尤为注重倾听民意,搭建居民议事平台。针对百年历史建筑武康大楼二楼平台的改造项目, 湖南街道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中发动居民参与, 通过武康大讨论引导居民参与修缮改造, 成功将一处废弃空间变身为精致美丽的露台花园。
与此同时, 湖南街道结合“美丽家园” 实事工程项目, 对陕西南路188弄纪家花园绿地进行了整体更新改造。 在居民充分表达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花园一方案”,所有改造方案均得到居民全票通过, 从而将居民的话语权有效转化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热情。
如今, 依托各种志愿服务品牌, 如“弄管会”“武康汇”“金相邻”等,湖南街道培养了一批绿化养护达人和“民间林长”, 建立起常态化的自治管理机制,实现了“林长制”向“林长治”的转变,展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树绿色人文新标杆
湖南街道成功创建“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