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公司聚餐, 新来的同事看见菜单上的雪里蕻炒肉丝,说一道这个菜,应该很好吃。 一听见这个菜名,心里就暗笑起来,因为喜欢吃这个菜, 也因为对雪里蕻的名字欢喜。
熟悉雪里蕻炒肉丝,还是去合肥读大学的时候, 刚去校园的我们一帮人,收拾好宿舍。结伴第一次去食堂打饭,不知道吃什么菜,我和同宿舍的女孩子, 看见菜名板上写的不同的菜肴名字,突然,一个雪里蕻炒肉丝的名字映入眼帘,顿时觉得诗情画意的,于是我们俩同时决定买这个菜尝尝, 就赶紧和食堂的阿姨说: 我要雪里蕻炒肉丝一份。 于是食堂的阿姨把菜打好给我们,我接过一看,怎么是腊菜。 我和同学面面相觑,然后哈哈大笑,就说被这个菜名欺骗了一回。回到宿舍后,北方的我们和南方的同学一起讨论很久关于雪里蕻这道菜, 争论好久为了名字, 为了做法, 现在每每看见这个菜名,或者想起就会让我忍不住轻笑。
后来去学校的图书馆查寻,发现雪里蕻和腊菜是同一种蔬菜。这种被南方人称作雪里蕻的蔬菜,过了淮河以北,就叫腊菜。也许是水土的原因,腊菜不畏严寒,房前屋后都可以茂盛的生长,给冬日的苍凉增加了几分生气。这种被南方人叫着浪漫名字的雪里蕻,在北方的土地上,有着挺拔的身躯,绿油油的叶子,在深秋的田园里昂首挺胸的,在整个秋天特别的显眼,热热闹闹的场景,也是我小时候经常吃的菜肴,那时可是成为北方人舌尖上的美味。
《随息居饮食谱》里就这样记载:“雪里蕻,一名雪里红,晴日,晾至干瘪,洗净,每百斤以燥盐5斤,压实腌之。 ”记得小时候,收成后的雪里蕻,通常洗净,晾晒在竹竿上,然后切成小段,放在院中一个大缸中,一层盐一层菜,再用石头压实,大约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食用。 小时候的冬日里没有其他菜肴, 雪里蕻无论是清炒,还是加其他调料、 肉糜等都是美味,脆嫩爽口,很有嚼头。和着白馒头,白米粥,再寒冷的日子,有了雪里蕻的搭配,日子都觉得温暖贴心。
以前的雪里蕻是我们的主菜,如今雪里蕻变成了配角,可以百搭。雪里蕻炒肉丝,雪里蕻烧豆腐,雪里蕻蒸海鲜等等,都是我的最爱。清淡而又丰实的日子, 最耐品味的, 还是这家常蔬菜。异乡多年的我,依然欢喜雪里蕻的名字和味道,带着不变的深情。

雪里蕻炒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