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晓 陆海捷
紧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面包店、便利店,实际上还有另一层“身份”———徐汇区枫林街道“阳光心园”学员们的实训基地。枫林街道“阳光心园”由街道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办。精神障碍康复者的病情稳定后,会来到“阳光心园”进行综合的康复训练,通过“职业康复”让学员迈出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小张来到面包店进行“职业康复”, 经过学习,他对包装面包、贴标签等工作已经十分熟练。手巧的小张还学会了做咖啡,看着漂亮的拉花在手中诞生,他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多年来,小张几乎不间断地来面包店帮忙,每天工作四五个小时不会太累,生活却更加充实。“还挺好的,来这里和社会有了接触,也知道了工作是怎么回事。 ”小张说。
工作之余,小张与店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闲暇时大家还会聊聊感兴趣的共同话题。面包店的店长表示,面包店从2009年开始就提供岗位给“阳光心园”的学员,多了几位员工,店长也丝毫不觉得麻烦。“初衷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有时候会做咖啡或包装面包,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帮了我们很多,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提供岗位给学员。 ”
除了面包店,学员们还可以在便利店负责理货、接受顾客对商品的问询等工作,慢慢地适应社会。 医生也会根据学员的技能情况、个人情况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工作点。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一科护士长许德君说:“学员通过模拟的职业训练后,再到实际的职业场所进行技能训练和职业训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帮助他们尽快走到社会上去。 ”许德君高兴地告诉记者,2022 年和2023年,各有一位学员通过职业康复训练走入社会,找到了工作。

“职业康复”让特殊人员踏上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