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姚丽敏 图/朱亮
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期间,一场由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指导,徐汇区文旅局、林长制办公室、漕河泾街道共同主办的游园会活动在漕溪公园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 万物潜藏知春意,满园繁花竞芳菲。 市民游客们相聚于公园,赏花、游园、聆听江南独有的吴侬软语。
跟随着人流走进公园大门,漕溪公园正门口的牡丹花镜处,不少市民正在围观。 寻声望去,一桌两椅,琵琶三弦,娓娓道来景与情,一曲嗲嗲糯糯的《春已归》让人感受到春风日暖,万物随生的蓬勃景象。
游园会以“满园春·繁花”为主题,园内不仅有各式牡丹可以欣赏,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及文艺表演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 沉浸式评弹演出正是此次游园会的亮点之一, 评弹艺术家们以唱、说、弹的形式,生动地演绎经典评弹曲目, 将牡丹文化与传统音乐完美结合,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 景中有曲、曲中有景,评弹与园林共同展现了一幅江南好风光。
漕溪公园是一座近百年历史的城市公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漕溪公园将“公园+”的理念引入公园管理中,不仅注重保护公园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也致力于将公园打造成为市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本次活动也将公园+的理念融入到了牡丹游园会中,通过将舞台嵌入到公园中,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也能欣赏文艺表演,除了主入口处,主办方还在亭台、草坪、水榭处共搭建了四处舞台,真正做到了公园和文化的有机融合。 跨界的歌舞表演也让游客们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性和多样性。
游园会还邀请了来自漕河泾街道10位文明小画家来到现场,他们用画笔记录下了牡丹的绝美身姿,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牡丹的文化内涵。 别看小画师年纪小,笔下功夫却不含糊, 一支水彩笔就能勾勒牡丹的花瓣, 配色时还特别注重层次和递进,每一个小画家对于画牡丹还有自己的心得,有的注重花蕊的细节,有的则把侧重点放在层层叠叠的花瓣上。 小画家们的作品不仅体现了牡丹的美丽,还表现了花卉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的普及、传承、宣传、推广包括评弹艺术在内的各类传统文化,主办方还从上海非遗名录中精心挑选了十六项非遗项目,邀请市民游客亲身体验、参与互动。 其中古法制香、绒绣、面塑、核雕、微缩器具、盘扣等可以说代表了徐汇非遗与传统文化保护的成果。 市民在游园的同时也能参与到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中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让现场的市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发展前景。
以漕溪公园作为文化节的场地,以牡丹作为文化节的主题,再加上非遗文创产品的加入,让整个游园会精彩纷呈热闹非凡。 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让市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游园会为今年的市民文化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主办方表示,活动旨在让市民在公园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促进公园+理念的深入推进,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相信这样的活动将会不断推出,更好地服务于市民,为城市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