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强亚娟
看云识天气,听风知晴雨。你知道气象信息是如何收集的吗? 百年徐家汇观象台里有哪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各种气象仪器蕴含着哪些神奇的科学原理?跟着春天的脚步,30名“红领巾”近日来到了上海气象博物馆(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共同赶赴一场春日里的气象学习探究盛宴。
“能恩斯是徐家汇观象台第一任台长, 我们眼前这幅像艺术画的台风眼模拟图就是由他绘制出来的。”在上海气象博物馆这座古朴建筑里, 专业导师向少先队员们介绍各种气象学常识, 带领大家了解上海气象博物馆150年不间断的气象故事, 感受上海近现代气象科学的历程。
第一幅手绘台风图、1900年的自记气压计、1850年的垂直气压计、1680年的望远镜……一个个珍贵精妙的藏品吸引少先队员们不时驻足观看, 有的不忘拿出纸笔进行记录。“我在一个纪录片里面看到,如果船遇到台风天气,它会追着台风眼行驶,里面相对比较安全。 ”来自东安二村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大家积极探讨交流。
气象风云卫星是观测天气过程不可多得的好手。 在黑科技气象仪器手作环节, 辅导员为少年队员精心准备了气象风云卫星模型,鼓励大家动手制作,复原气象风云卫星。 大家在“玩”中了解气象仪器的内部构造,掌握背后的科学原理,把有趣的科学知识内化于心。
据了解,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团委联合徐汇区教育局、上海市气象局宣教中心等部门共同举办,是徐汇区少先队员“打着队旗看徐汇” 少先队周末半日营的首站。此次气象站之旅,队员们纷纷表示,气象知识很有趣, 大自然中有很多小秘密,各式各样的气象仪器也让人大开眼界。

打着队旗看徐汇
看“小小气象员”们如何解锁气象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