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开始、建立; 春, 温暖、生机、活力;立春,春之始,万物生。 立春日, 斗指寅位,一岁之首。自立春日起, 东风解冻,气温回升,风和日丽,万物生发。
每到立春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外婆。 每年立春日前,外婆总是早早为我们兄妹几个缝制“春鸡”———用大红的花布和棉花, 缝制公鸡形状的布偶, 在立春日早晨戴在我们胸襟。 她说,鸡即吉,寓意吉祥,戴春鸡是为我们祈福,希望吉星高照,让我们健康茁壮成长。
立春,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以来,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无不重之慎之。 立春日,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郊外迎春,摆香案祈求天从人愿,国泰民安。
我的外婆是传统的小脚妇人,尤为看重迎春仪式。 立春这天,天还未亮,外婆就起床准备,炖猪肉、烙春饼、包汤圆。 一切准备就绪,才叫我们起床。她带领全家摆上精心准备的贡品、 沐浴焚香、拜神祭祖、纳福祈年。 仪式完毕,外婆将贡品发给我们吃,说我们吃了祖先、神佛“吃”过的春饼,我们就能岁岁平安,快快长大。
长大后读到古诗《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才知道杜甫笔下的春盘,就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春饼。我的外婆没有上过一天学,对传统节日与习俗却了然于心,并一直遵崇和坚守。
古代没有日历表, 人们怎么知道哪天是立春日呢。传说古人在立春日快到来的时候, 找一块土地,挖一个坑,将轻盈的羽毛放进坑里,浅浅地铺上泥土,静等时刻,当待羽毛自动从土里飞起来的时候,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 立春一到,人们唱歌跳舞,鸣锣放鞭炮,兴高采烈地庆祝,祈求新的一年天平地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人的智慧,真是令我叹服。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 终于排除万难,迎来春暖花开,朝气勃发。

立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