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僡
去年的深秋来得有些晚, 也有些沉重。
2008年,18岁的我经历了人生第一场地震———汶川地震。
2022年,32岁的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三年的疫情,在国家的科学防控之下,我和家人安然无恙;连续几十天的高温、干旱,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也扛了过来。
这份安宁却在2022年9月5日被悄然打破! 9月5日12时52分,身为教师的我, 正在食堂组织吃完饭的学生返回教室, 突然包里的手机警报响个不停, 食堂四周的玻璃窗户剧烈地摇晃起来!外面有人喊:“地震来了,大家快抱头下蹲! ”
十几秒后, 大家有序地撤离到操场上。我趁着撤离的间隙,马上在微信群里给爸爸妈妈报平安。
到了操场上,我忍住内心的惊慌,将孩子们一一安顿好。之后,才忽然想起女儿还在幼儿园, 我心里顿时慌了起来:女儿才4岁啊,不知道现在如何了!正在焦急间,幼儿园的老师在家长群里第一时间报了平安: 孩子们已安全撤离教室,而我的女儿,也由爷爷刚刚接回了家。
这一次地震, 震中心在甘孜州的海螺沟景区, 离我们这里非常近。 6.8级的震级,是继“5·12”之后,我们这里感应最强烈的一次。
晚上,我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教4岁的女儿如何避险。 这一夜,我一直没敢合眼。爱人看出我的担忧和焦虑,暖心安慰:“我们一定会没事的。 我们挺过了那么多的灾难, 因为我们有坚实的后盾———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啊。 你看政府现在已经展开救援了,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
在爱人的臂弯里, 我的心渐渐舒缓起来……

一位母亲的“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