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殷志军
“我这个人平时比较朴实, 待人诚恳,参与商业街志愿服务三年多来,市民们和我们经营者都尝到了‘甜头’。”眼前长着娃娃脸, 锈琅架下透着一双明眸,梅陇商业街志愿服务引领者余昌松微笑道。
志愿服务 一拍即合
2019年, 凌云路街道欲成立梅陇商业街志愿服务联盟, 街道分管领导率队走访了一公里商业街, 岂料想法与来沪创业的养生食品店老板余昌松一拍即合。 作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后24岁就在凌云“扎根”的居民,余昌松对社区一往深情, 总想利用自己资源为社区提供一些志愿服务,他的热情、耐心、幽默风趣的性格颇具吸引力, 志愿服务的“旗手”非他莫属。 作为团队“旗手”,在街道发展办、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指导下,他发动商业街餐饮企业、理发店、服装店、药店、书店、食品店等近30家商户经营者参加到梅陇路志愿服务联盟, 志愿者年龄从20岁-40岁左右,他们设置志愿服务岗和爱心店为过往群众提供书刊阅读、为环卫工人免费微波炉热饭、免费提供温开水、雨伞、应急小药品,过期药品回收等服务。 为居民提供“爱心加油站”“老年智能手机培训”“义务理发”“过期药品回收”“养生咨询”等服务;并多次组织便民服务队走进社区提供爱心志愿服务。
疫情三年, 对实体商铺是严峻的考验,封控期间,余昌松抢做“大白”,自掏腰包, 第一时间发动并带队捐助口罩和消毒物资。 由于店铺正好在公交停车站点附近,小余贴出导引牌,让缺口罩的乘客和路人免费到店堂领取, 有些顾客担心其中有“诈”,但一看到门店墙上的街道志愿者服务铭牌, 愉悦地接受了志愿者真诚馈赠。
爱管闲事 不辞辛劳
“门责三包”是对经营户的文明创建的约束, 商业街有家烤鸭店老板门前脏乱差,不配合管理,“理所当然”要叫环卫工人提供保洁服务。 余昌松作为商业街“旗手”,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那老板不仅积极配合“门责三包”,还主动加入了志愿者服务联盟。
理工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曹莉说,讲起疫苗注射,这本是余昌松份外事,当他看到一些商铺经营者和顾客顾虑重重,不敢注射疫苗时,又是第一时间帮着社区干部向市民科普抗疫防疫知识。 一天晚上,有位社区阿姨发来一条短信,说外区打疫苗有现金奖励,这其中……面对众人的猜疑、误解,余昌松只是一笑了之。
风雨兼程、不辞辛劳。 店铺老板不好好当,却对志愿服务“着了魔”,该不是有什么好处吧? 余昌松笑道:“‘好处’当然有! 让更多的人沐浴了商业街的文明新风,让享受志愿服务居民有了满满的幸福感。服务半径大了,时间久了,认识我的人也多了。”疫情期间,余昌松实体店受到了阿姨爷叔们的抬爱,销售业绩不俗。如今,余老板在凌云、长桥、华泾的店铺多达5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