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跃
漕河泾承载着国家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兴办微电子、光纤通信、激光、生物工程、航天技术和新型材料等内容的新技术产业, 成为展现上海工业飞速发展的窗口。 2012年漕河泾已成立了28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 一路披荆斩棘, 成为了国家级开发区的排头兵。
十年前的芯片检测行业, 仍然被台资企业占据主导。 芯片检测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 实现中国“芯”的梦想就必须要有本土的芯片检测企业,怀揣着这样的梦想,2012年, 在桂平路680号那间188平方米的办公室, 依托漕河泾对科技企业的孵化, 我们三个人与唯一的一台FIB机台,就这样成立了聚跃,也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内资民营芯片检测企业。
十年磨一剑, 聚跃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从3人到300余人, 实验室从188平方米到10000余平方米,从1台设备到数百台设备, 聚跃的服务项目从单一的芯片线路修补到现在的化性服务、芯片线路修补、失效分析、竞争力分析、快速封装、静电测试、可靠性验证等芯片检测全品类测试服务,完成了从芯片专科医院到全科医院的转变,如今羽翼丰满,实现华丽蜕变。
为了实现中国“芯”的梦想,我们希望能够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因此, 我们在徐汇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在漕河泾建立了集成电路失效分析公共服务平台和可靠性分析公共服务平台。这两个平台的成立,能够尽可能多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信息, 最大程度帮助生态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根据其提出的不同需求,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有效、简单、全面地完成生产所需,并挖掘潜在需求,实现进一步增长提升。
2021年, 我有幸当选了徐汇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 多了一重身份就意味着要多一份责任和担当。这一年来,作为政协委员, 我参与了区内很多走访调研, 对区情民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对徐汇的产业发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今年初疫情形势严峻之时, 当我得知康健街道因人手短缺造成物资无法及时分发的情况时, 第一时间从公司抽调人手参与物资分发。4月,上海全面封控,了解到很多人受困缺乏物资供应,我积极协调沟通,通过专门渠道紧急安排了一批生活物资配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疫情期间,我与20余名骨干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公司封闭式生产, 为半导体行业保驾护航。 5月, 上海疫情缓解之时,企业复工复产在即,不少中小微企业因疫情重创, 复工复产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 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了疫情封控下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痛点难点并形成报告, 一方面希望能为政府了解中小微企业的困境打通一条渠道;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切实为区内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尽绵薄之力。
十年的砥砺奋进, 徐汇已经逐渐走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 这十年, 徐汇与国家共同成长,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 正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要强大起来, 坚定目标, 跨越发展,谋求蝶变,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
(作者系上海聚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从漕河泾走出来的中国“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