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磊
公元803年,35岁的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上弹劾地方官员不作为,谎报灾情,造成人们流离困苦,结果被权贵挤压,先是贬谪到小县城当县令三年,38岁又降了一级, 外放到江陵做县官的副手。 这时,韩愈的内心苦闷挣扎,看到的皆是前途的渺茫。
公元806年二月末的一个夜晚, 他约同是在南方量移的贬官张署去江陵城西郊赏李, 张署因病未去,韩愈独往。 那是一片巨大的李花林,虽然里面也有桃花,但正值夜晚,此时红色的桃花没入在夜色里,那绚丽如雪的李花却分外争艳,盛开在夜晚的月光下, 花丛丛波浪, 无风自由翻滚的壮美。 他被眼前的李花震撼了,于是,奋笔疾书写下《李花赠张十一署》。
在他的眼里,那夜月下的李花,就像是白色的蜡烛一样在夜晚成片燃烧。 万树李花,繁花似雪,让他回想起少年青年时代, 在长安那种清苦而浪漫的岁月。李花纯洁,绚烂,带着少年的青春春寒,无所畏惧地开放在这里。
花如少年,而他也有重回少年之感,只是现实残酷,他已经38岁,壮气压抑,且贬谪到这无望的小地方。但是壮丽如雪的李花的及时出现,给了他巨大的心灵共振,就如同暗夜明花,给了他安然自处的勇气和动力,即使身处困境之中,依然可浩然自赏。
果不其然, 心境的改变, 给他的命运也带来了极大的改观,不久之后,他便奉召被调回了长安,而且一路高歌,几年之后,坐到了尚书的职位。此时的他,境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仕途顺风顺水,但是他的心里依旧心念着李花。 811年的初春,他在长安的西园再次看到了李花,虽然只有一株,而且含苞待开,却让他踯躅不前,流连忘返。 周身虽然梨花缠绕,繁茂娇艳,但他的眼里只有李花,不停地在李花树下来回打转,耐心地等待着花开的一刻。就像他的《李花二首·其一》所云:“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颜色惨惨似含嗟。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
他爱着李花,因为在绚烂清凉如雪的李花上,看到了自己的沉默艰辛,也学到了高洁内敛的品性。
38岁的韩愈,在人生的低潮时,与江陵的李花相遇,时光虽短,却深入了他的灵魂,带给了他一生不断回味的美好,造就了一生的情缘。 让他永远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像李花般绚烂成就自己的人生。

韩愈与李花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