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耿洁玉
本报讯 现在凌云路街道梅陇十一村第二居民区的核酸大筛有十多个检测摊位,分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每处排队的居民都很少。 居民区书记陈洪梅表示:“能开这么多点位,全是因为我们这边的志愿者比较多。 ”而在这些志愿者中,青年骨干挑起了大梁。
在今年上海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防疫工作只靠几个居委干部显然杯水车薪, 大量的志愿者还是来自于小区。 居委利用微信平台向居民展开招募后,共有61位在职党员前来报道,而大部分都是青年骨干。
在小区封闭的时间里, 居委第一时间扛起了为小区居民确保菜篮子的工作。 为了让保供有序开展, 居委组建了订菜小组和发菜小组, 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志愿者集中给居民们订菜。 此后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 小区又开始了网络订菜。 居民志愿者柯成就是一应团购的负责人, 所有订菜信息汇总提交给保供单位后,第二天送来的菜会由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发放。
在为社区居民代配药的工作中, 选调生陈立波充分发扬党员先锋作用, 与居委干部、志愿者一同冲锋在前,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代配药流程,科学划分配药排班,在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医院为1805人次代配各类常用药、急需药5530余份。
向居民区报到的沈水是个多面手,参与到了各个服务环节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疫情最严峻时,居民区里的消杀工作必须跟上,沈水就带头穿上“大白”服为小区做消杀,楼道以及小区的公共部位一丝不落。
“我们的志愿者真的很好。 ”陈洪梅反复说道,居委不断加强与志愿者们的通联,让这支精兵强将的队伍在居民区里发挥着作用。 如今,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依然有不少志愿者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