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前老朋友邓牛顿教授曾经送过我一本书,是他研究“态”的成果。 什么生态、心态、动态、仪态、业态等等,十分有趣,让我涨了知识。
我今天想说的是业态。 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特点,或者说是特色。 正是这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与其它行业不同的业态。
现在不同了,行业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谓的业态,也就渐渐趋同。 就像办刊物一样,原先,有不少刊物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的。 可办着办着,初心式微,外延不断扩大, 于是, 慢慢地与其他刊物的立刊宗旨交叉、重复、最后也就雷同了。
唱戏也是如此。 不少地方戏曲,在所谓现代感歌剧化的热浪中,也是不断扩展自己的声腔外延,结果失去了自己剧种原来的声腔特色, 变成东西南北一个腔调了。促成这种变化的,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叫跨界。也就是说,我可以将脚跨到别的行业里去。这当然不是绝对不可以。因为当下流行“混搭”。问题是要看你想“搭”的东东和你的本行是否搭得上。搭得上则是金玉良缘;搭不上则成了强扭的瓜,成了拉郎配。
当下卖咖啡是个热门。 记得上海滩跨行卖咖啡是从书店开始的。这就很好。看书喝咖啡很搭,属于金玉良缘。前几天去话剧中心看戏,发现也卖咖啡,这也不错。 开场前或幕间休息,来一杯咖啡,符合题中之义。
然而,令我大跌眼镜的是,上海滩专卖糟货土特产的名牌字号邵万生,居然也跨行卖起了咖啡。 这恐怕是他们的创始人怎么也想不出来的。 然而,更绝的是:他们卖的是一款糟卤咖啡。 我怎么也想象不出,糟卤加咖啡,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这就不能不引出另一个关键词———创新。 现在,似乎只要冠以创新二字,便可下无底线、上无顶限,便可不依规矩,便可不受制约。 须知:任何事物,从来都只有高低上下优劣之分,而不可能仅仅以新旧来区别好坏。
还要弄清楚的是:我现在经常念叨的这句口号明明是四个字:叫守正创新。 在创新之前,先得守正。 什么是正? 正本清源之正。 你再创新,也不能丢掉你的本体、你的根本!
人们常说:学有专长,术有专攻。 邵万生避长扬短、把心思放入糟卤咖啡的“创新”上,我实在不敢恭维。 这种事就像好多好多年前,我崇敬的一位前贤说的: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不来给我们讲他的生意经,而偏偏要给我们唱歌。
最后还是套用一句广告词吧:跨界有风险,创新须谨慎。
说“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