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枫林街道的“民生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最近全新亮相。 升级后的中心不仅颜值高,功能也更齐全,居民办事、 调解矛盾、 咨询问题,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搞定。
围绕“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目标,综治中心将打造成功能完善、资源集中、 办事高效的基层治理核心点,为解决矛盾、守护社区平安添了不少力。
综治中心位于小木桥路680号, 出入口在中山南二路和小木桥路的路口。经过改造,中心对功能区域进行了科学划分,形成了“前台接待+后台处置”的高效服务模式。
临街的一楼, 综合接待窗口就像“服务总台”,整合了全街道对外接待的资源,负责登记群众的诉求并分类分流;旁边的常驻接待点主打“快事快办”, 对应职能部门会现场受理简单事项;还有金牌调解员马飞团队驻点的枫清工作室,能为复杂矛盾调解提供专业帮助。 另外,中心里有能容纳多人的信访接待室、配备专业人员的司法调解室,以及负责日常监控和应急调度的指挥调度中心。
作为“实战型工作平台”,街道综治中心通过“1+11+X”(1个综治中心,11个工作室,“X”指能够参与信访解纷工作的多方力量) 的机构设置和多元人员入驻,打破了治理壁垒,形成了协同办事的合力。
机构设置上, 除了按要求设立综治平安建设、 群防群治、人口管理等10个标准化工作室, 还结合枫林街道的实际情况, 增设了短租房综合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辖区1200多套短租房的日常管理。 人员配备采用“常驻+轮驻+随驻”模式:平安办、信访办、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以及律师、 调解员每天在岗;社区法官、检察官、公证员等法治人员轮流驻点提供专业服务; 城管、 城建中心等部门人员则根据需求随时到岗, 确保遇到矛盾能“马上有人处理”。
更贴心的是, 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还派了精干人员过来,在中心设立了甘棠树下法官工作室、汇心检察工作室和三所联动工作室。 依托区法院、区人社局,这里还设了巡回法庭与劳动争议仲裁庭。
一直以来,街道综治中心都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五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共治)融合为路径、“四防”(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并举为支撑,把治理成效变成群众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民生福利。 中心坚持“调解先行”,遇到有调解需求的群众,会优先引导到人民调解室,必要时还会联动“三所”(司法所、派出所、律所)力量或请心理咨询师帮忙,形成“预防—调解—处置”的全链条风险防控。
此外, 中心还扎实做好社区矫正、 涉毒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管理工作, 为社区安全稳定筑牢“防护网”。

将治理成效化为民生福利
枫林街道综治中心焕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