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夫妻节前来寒舍叙旧,午餐他指名要吃春卷, 理由是“好这一口”。 好在冰箱里有前一阵包好的春卷, 而且是朋友心心念念的素春卷。按照他俩的说法,你家的素春卷别具一格。记得这还是母亲生前最拿手的家乡味, 不像人家的馅是黄芽菜肉丝、韭菜豆腐干、豆沙等大路货。
炸好的春卷端上桌, 色泽金黄,外酥内嫩,蘸着米醋,他俩一个劲点赞:好吃好吃。 我家的春卷馅料用的是荠菜、豆干和冬笋丁三色拌和,妥妥的素春卷。 咬一口,春卷皮香脆,馅料奇鲜,尤其是荠菜碧绿生青,颜值夺目,很是吊胃口。 他考我,应该知道春卷的来历吧。
鄙人不才,但知晓宋时福州有个书生,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 他的妻子心疼他,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莱肉为馅,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菜。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 我还告诉他, 春卷各地名称有叫春盘,博饼,也有叫炸春的。 我小心翼翼地回应,朋友是资深报人,博闻强识,是肚皮里有货的主,在他面前来不得半点马虎。
他笑道, 其实你家的素春卷一年四季都在里面。 他指着荠菜说,“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是不是春天的信使;那春卷皮是不是夏天丰收的小麦轧制; 那秋呢,我不解。他回应是香喷喷的黄豆是秋的馈赠。冬笋就不用解释了,顾名思义就是。 众人抚掌大笑, 笑声里,一大盘素春卷来了个底朝天。
没有想到,母亲从老家传承下来的素春卷竟有这么多学问,听朋友“一堂课”,让我长知识啦。

春卷里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