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战友女儿在沪结婚, 周五一下晚班,我就急急忙忙乘高铁,到达上海已经9点多钟了。 因赶车晚饭还没有吃,下车后,饥肠辘辘的我见不远处有个流动三轮车, 上面写着:烤蜜薯。 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走了过去。
新的烤炉放在三轮车上很显眼, 大概是天气原因, 街上行人不多,买烤山芋的人很少。烤山芋是个七十多岁老人, 身上穿着白色大围裙,戴着眼镜。 他没叫卖,但凡有行人经过三轮车, 在烤炉旁停下脚步时, 最多将眼睛从手中的《新民晚报》上移开,闪电般地瞄一眼对方,见没动静,又转眼看起手上的晚报。
我拎着包刚接近他的三轮车。这时, 一男一女从对面马路迎着绿灯直接奔到他的炉子旁。 男的穿着皮夹克,脖子上带根大金链子,很有气派。 女人娇小,站姿有型。 老人见有人买烤山芋, 赶紧放下手中的晚报,从车上拿出一个大水瓶,拧开瓶盖,倒点水洗了一下手。然后套上一次性手套, 老人动作麻利, 打开炉子, 用铁夹子从炉堂里取出两个热乎乎的烤山芋,装进塑料袋,客人扫码付款。让我惊奇的是,买山芋的女人还叫他“局长”,难道他真的是局长?
见两人买好了。 我对老人说:“给我来个烤山芋吧! ”老人见我把红薯说成山芋,笑道:“你是苏北人,喜欢吃大红山芋。”然后用铁夹子夹了一下放在烤炉左边的山芋, 说:“再等两分钟,大红薯就烤好了。”于是我就站在炉子旁边等着。
老人脱下一次性手套, 放到车上一个黑色垃圾袋里,又拿起晚报。我见他看报这么认真,就好奇地问:“老师傅, 刚才那位女的叫您局长,难道……? ”他笑道:“是的,我当过县里的农业局局长。退休后,和老伴随打工的孩子们来到上海。 孩子们上班,老伴带孙子,我没事干闲着心慌。于是就买了一个炉子和三轮车,重新就业出来烤红薯。 ” 果然是局长!我小声问他:“你出来烤山芋,家里不反对吗?”老人放下晚报,笑道:“刚开始烤红薯时,遭到过老伴和儿女们的反对,他们认为我是局长,遇到来上海办事的熟人,丟面子。不管家人怎么说, 我还是坚持出来烤红薯。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们也不再反对我出来烤红薯了。 推车烤红薯, 人得到了锻炼, 有了精气神,多好! 再说凭自己双手挣钱,我感到很幸福。 ”
我和老人聊得兴起,忘了饥饿。老人又卖出十来只烤山芋, 欢天喜地说,今晚生意好是我给他带来的。然后从炉子里取出一个热乎乎的烤山芋,放到纸袋里,递给我:“不好意思, 刚才忙, 忘了你订的这只烤红薯。 ”最后居然说:“送给你,尝尝我的手艺。”这个滚烫的山芋 ,是老人精心烤出来的,最终,我谢绝了他免费赠送的好意,还是扫码付了款。我手捧发烫的烤山芋,心暖如春。

烤山芋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