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政协主席 黄 冲
2024年主要工作
一、学思践悟,凝心铸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区政协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确保政协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 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带领政协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
二是强化学习培训。健全委员学习培训制度, 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学习活动。 打造“政协讲堂”品牌,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围绕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与市政协联合举办“浦江纵横大讲堂”活动;分三批赴全国政协培训中心、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厦门大学开展专题培训。 同时,积极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推动委员读书与思想进步、 能力提升、履职增效共融共促。
三是强化党纪教育。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部署要求,把高质量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强化领导责任,注重统筹兼顾。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目标要求, 组织开展系列专题研讨会。 将纪律教育与党性教育贯通起来, 与政协履职联动起来, 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助推徐汇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聚焦区域发展的中心任务和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不断健全协商议政的工作体系,努力为徐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智。
一是加强调研视察,切实推动知情明政。 坚持“不调研不建言”,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区政协主席班子成员牵头开展五大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等调研,进一步深化对重点工作的认识。根据区委统一安排,政协党组成员先后深入50家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推动解决实际问题22个; 深入东安新村、张家弄旧改一线调查研究,为旧改工作献计出力、鼓劲加油。 广大委员积极参加“满意在徐汇”组团式走访,深入基层社区,倾听百姓呼声。 进一步提高视察监督实效,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
二是深化协商议政, 有效提高建言质量。 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期间, 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大主题,举行专题协商会,区委区政府领导与参会委员深度交流、 增进共识。 围绕“美丽街区”建设、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低碳社区建设等主题, 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监督性主席会议, 相关《政协建言》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聚焦构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等主题举行双月协商会, 市政协领导到会讲话,三级委员、行业专家齐聚一堂。 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举办“委员沙龙”,政企互动、企企合作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彰显。 各专委会、 界别举办对口协商活动,协商议政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
三是拓展工作平台,积极扩大履职空间。着力打造履职为民工作载体,不断织密委员履职网络,延伸委员履职触角。 漕开发园区委员工作站顺利挂牌,实现功能型工作站零的突破。民盟等7家界别委员工作室相继成立,16家委员服务群众联系点授牌运行,初步形成“站、室、点”网络化工作体系。对标“六有四亮”要求, 进一步规范委员工作站建设,探索形成“街情通报会、委员读书会、现场调研会、协商议事会”四步工作法,推动“委员所有”与“基层所需”精准对接,更好赋能基层治理。
四是做好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更好促进成果转化。围绕“提、立、办、督、评”五个关键环节持续探索,推动提案工作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办结向办好转变。 十五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293件,经审查立案218件,全部按期办结。 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政协建言资政的重要方式,着力抓好组织保障, 做好专题培训、定向约稿、审核编报、跟踪反馈工作,不断提高建言质量。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1825篇,被市政协采用135篇, 得到市领导批示33篇,被全国政协采用28篇,位居全市政协前列。
三、联情联谊,团结奋进,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包容性强、联系面广的优势,为区域发展汇聚更多同行者、凝聚更强正能量。
一是隆重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举行徐汇区各界人士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暨区委政协工作会议,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举办书画联展、政协名人旧居巡礼等活动,铭记政协初心,在赓续前行中强化使命担当。 策划“75周年优秀委员”系列报道,向全社会展现委员双岗建功、服务发展形象。
二是共同构筑团结协作舞台。 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 携手民革区委举办光启法治论坛。做好民族、 宗教、 港澳台侨工作, 举行港澳委员看徐汇巡礼活动, 承办第十期澳门青年人才徐汇学习实践活动。 结合“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举办“倾听徐汇声音”、青年委员与青年干部座谈交流等主题活动。 参加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主席第六次联席会议, 共商轨道交通建设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三是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同主流媒体联系交流,提升政协工作的对外影响力。全年, 获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132篇,其中市级媒体84篇,全国媒体48篇。 提高“徐汇政协”微信公众号的质量, 认真做好《徐汇政协》杂志编撰工作,进一步讲好徐汇故事、政协故事和委员故事。
四、求真务实,固本强基,不断夯实履职能力建设
区政协坚持以创新思维谋划工作,以科学方法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水平。
一是完善工作载体建设。持续优化“三轮驱动”工作架构,进一步理清专委会、界别和街镇联络组的职责定位,形成上下协同履职的整体合力。 充分发挥政协人才优势,遴选28位专家委员组建政协智库, 围绕徐汇改革发展重点领域、重要问题、重大举措开展专题调研、 决策咨询。 打造“数字政协”,提高工作效能。 注重项目化履职, 深化“赋能者”“幸福+” 等示范项目建设,启动携手共铸“大师资”项目。
二是加强履职制度建设。以编纂《徐汇区政协工作实务操作指南》为契机,规范重要会议活动的组织程序, 完善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 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健全“1+6”提案工作制度体系、 社情民意信息编报流程,推动委员提出的“金点子” 转化为促进发展的“金钥匙”。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切实把解决民生诉求、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深化两支队伍建设。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服务管理并行原则, 不断强化委员队伍建设。深化“三个一”工作法,完善“一委员一档案”, 通过常态化联系走访,激发委员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引领风尚、在政协履职尽责。 持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年轻干部成长规划、培养锻炼,加大“传帮带”力度,帮助年轻干部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2025年工作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区政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为徐汇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守初心使命,持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强基固本。 发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委员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二、提高协商质效,更好服务徐汇高质量发展
持续完善“三轮驱动”工作架构,打造“双月协商会”“委员沙龙”等履职品牌,建好“政协智库”, 优化协商议政工作体系。按照围着中心转、跟着任务变、拾遗补缺干的要求,聚焦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点任务, 加强调查研究、资政建言。深化协商式监督,推动党委政府决策落地落实。 做好架桥搭台工作,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区域发展。 推进“站、室、点”工作体系建设,推动解决一批基层所盼、 民心所向的问题。打造“数字政协”平台,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团结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求同存异、 聚同化异、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密切联系和服务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 协助区委区政府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 坚持以“三个一”工作法为抓手, 推动开展更多跨专委会、跨界别的履职活动。 依托政协书画院等平台开设兴趣班,为委员创造更多了解徐汇、交流互动的机会。 加强与友好政协联系往来、交流互鉴。 支持政协之友社开展各项工作。 完善网站、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建设。
四、坚持守正创新,夯实履职基础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着眼增强政治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提升履职水平,加大委员教育引导力度, 完善“一委员一档案”建设,定期开展履职评估和述职活动,强化履职成果运用,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提高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水平,统筹政协办公室、专委办、专委会、界别、街镇联络组等力量,以更高标准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年1月6日政协徐汇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