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院长 麦 珏2024年工作情况
2024年, 我院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有力监督下,在上级法院大力指导、 区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年共收案37076件,同比下降18.58%,矛盾纠纷诉前化解成效明显,我区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一、紧扣中心工作,坚决扛起服务大局职责使命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办结刑事案件1007件。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审结李某某等恶势力犯罪团伙系列案。 审结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及其关联犯罪335件,痛击境外电诈犯罪嚣张气焰。 持续加大非法集资追赃力度,向投资受损人发还1.14亿元。 审结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14件22人,推进反腐败斗争。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全年非监禁刑占比50%。
加强网络数据财产和个人信息保护。 审结外挂程序篡改《原神》 数据案、IT工程师窃取巨额虚拟货币案、“共享钱包”诈骗案,让钻网络空子的不法分子受到法律严惩。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严重威胁公民信息安全行为,依法予以刑事追责。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制定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15项实施意见,以法治的确定性助力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结合新公司法施行, 制发司法建议书,印发司法指引手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推进高效解纷,成功调解一起4.2亿元股权转让纠纷。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回款2.33亿元。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办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知产纠纷252件,推进涉外法治建设。 审结非法贴牌售卖德国名牌电钻案, 平等保护国内外知识产权。圆满化解一起中外股东经营不合案,让调解这一东方经验漂洋过海,彰显中国法治智慧。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办结知产案件12560件。审结假冒“东阿阿胶”等商标侵权系列案、“为奇异果办假证”案,亮明惩治制假售假鲜明态度。对恶意反复侵权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 持续打击盗版行为,对侵害《狂飙》著作权的平台依法判赔1500余万元。 加强电商平台治理, 对未充分履行法定义务、导致损害扩大的情形,判决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设立“甘棠树下” 上海模速空间司法服务联络点,开展人工智能法治沙龙19场,惠及企业100余家。就算法保护、平台责任界定等问题制发司法建议,扩大人工智能生态优势。深入调研数字娱乐企业法治需求,推出知识产权“快保护”司法举措,及时阻止损害后果扩大,打击游戏发布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践行为民宗旨,全方位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实实在在办好民生案。办结涉养老、就业、住房、医疗等普通民事案件10959件。关注老有所养, 审结失智老人养老院受伤案。 关注劳动者权益保护,审结变相解雇孕妇案、 职场性骚扰案。 关注加梯后续问题,审结电梯运维费用承担纠纷、二手房买卖乘梯纠纷,形成裁判规则。 审结“画符扰邻”案,守护和谐宜居环境。 关注“交钱容易退钱难”,化解低价旅行团退费等案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和谐医患关系, 梳理10家医院5年涉诉情况, 发布医疗审判白皮书,助力规范诊疗行为。
用心用情断好家务事。办结家事纠纷895件。判决对老人生前扶助较多的社区志愿者适当分得遗产,司法褒奖扶老济困传统美德。判决恶意串通向私生子转让股权的行为无效,依法保护夫妻共同财产。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2份,对家暴行为“说不”。引导家庭成员多算“感情账”,少算“经济账”,化解征收利益补偿分割纠纷105件。
全面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审结“网恋奔现”性侵未成年人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首创《诉中抚养协议》、诉后《亲情养成计划》,缓解离婚案件“见娃难”。 发出上海首份《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 联合四部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督导父母当好合格家长。
持续发力兑现胜诉权益。执结案件6754件, 执行到位金额22.53亿元。发挥执行智慧,执结养老院场地交付、大宗上市公司股票处置等“骨头案”。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依法适用强制执行措施震慑“老赖”。 加强数助执行,建立协同治理场景, 妥处1200余件潜在纠纷; 利用预警场景,为胜诉当事人追回900余万元。完善大执行格局,与公安分局合力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优化提升诉讼服务。继续做好线上、线下接待,为当事人办理案件、联系法官、递交材料提供便利。 做实“有信必复”,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推进数助便民,上线“财产保全到期续保提示”场景,向当事人推送1.5万条提示,保障诉讼权益不过期。
三、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促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深化矛盾多元化解。探索商事纠纷市场化调解取得良好成效,市高院作为创新项目在全市推广;加强民事纠纷驻庭调解组织全流程管理,调解成功数量大幅增长。 强化基层调解力量培育, 将法院力量融入“三所联动”,构建“三所一庭”协同解纷模式,形成矛盾化解法治闭环。
升级“甘棠树下”解纷品牌。开展社区法官工作室标准化建设,为全区“生活盒子”配齐“5个1”标准化司法资源。 与区城运中心等部门深化合作, 形成多维度数据视野, 精准提供司法服务。 联合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成立城市更新联合工作室,为旧改工作提供行政、 民事全领域法治保障。
释放巡回审判法治效应。坚持办案就是治理, 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 开展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工作。 针对帮信犯罪多发现象, 至社区开庭审理“群托”诈骗案,旁听群众深受教育。 在一起赡养费纠纷中,老人与子女当庭和解,法院与检察院等四部门会签《助老排忧协同工作机制》。
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纵深推进数字法院建设,9个应用场景被评为上海数字法院优秀应用场景,位列全市法院第一。 发挥应用场景后续效应,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如针对预付卡“治理难”, 向监管部门推送高风险企业221家、高管238人,源头防范“换壳逃债”; 制发的司法建议,被吸收进《上海市预付消费卡管理实施办法》。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开展法治宣讲、法律咨询600余次,受众3万余人。 法治副校长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系好“第一粒法治扣子”。 加强知产保护宣传, 集中宣判侵害知名品牌商标权案件, 发布商业秘密保护典型案例,研发《知产微课程》,营造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将司法态度融入1.8万份判决书、调解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抓实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保障公正廉洁司法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方向。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全院干警。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加强基层党建,形成系列党建业务融合成果。 接受区委巡察,制定落实30余条完善举措,以整改促发展。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 落实司法责任制, 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责任。 用好“案例库”“法答网”,促进适法统一。 运用数字模型开展案件评查, 改进案件质量。 依职权启动再审案件,实质化解大标的重审案, 得到各方当事人肯定。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开设“甘棠青锐”训练营, 打造青年干部“蓄水池”。全面深化院校合作,与9家高校共建人才项目,设立教授工作站,组建“甘棠青语”讲师团,共育法治人才。深入调研人工智能、执破融合等新兴领域,形成39篇学术成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压紧压实管党治院政治责任。 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 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筑牢公正司法“防火墙”。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一体推进“三不腐”。
五、全面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完善法院工作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数字法院建设工作,接受“反电诈法”执法检查,配合做好游戏产业知产保护等专题调研。 落实区“两会”精神, 专题研究反馈代表意见,就代表关注集中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破解“执行难”等领域,开展务实高效专项工作。 我院一典型案例获评第一批上海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司法实践典型案(事)例。
认真接受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向区政协专题通报数字赋能审判执行工作, 办理政协提案4件,采纳协商意见,共助法院发展。 创造履职条件,做好法院特约监督员工作。 开展陪审员业务培训,提升参审实效。召开新闻发布会4场, 官方微信发布工作动态202篇,央级媒体报道70余次, 讲好新时代法院故事。
依法接受纪检监督和检察监督。 纪检组长列席审委会、司法数据会商会形成常态机制。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高效办理检察建议书,法检合力推进司法公正。
一年来,我院共获得市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102个。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法院工作的不足: 一是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司法举措还要做精做细;二是解决人民群众诉讼“急难愁盼” 的工作思路还要拓展优化;三是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还要畅通完善;四是现代化法治人才体系还要系统推进。 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 我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区委和市高院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大力服务和支撑我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更高站位落实政治责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良好作风和优秀业绩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为“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二是更大力度抓好主责主业。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徐汇。 加大纠纷多元化解力度,高质高效维护市场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 深化大执行格局,用足用好执行手段,提速兑现胜诉权益。
三是更实举措促推社会治理。持续擦亮“甘棠树下”司法品牌, 加强街镇综治中心法治配套, 发挥好巡回审判的治理功能。用好司法大数据和城运大数据,扩大数助治理成果,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四是更严要求锻造法院铁军。落实“1+6+X”队伍建设现代化工作体系,推进人才高地高峰建设。 认真接受各界监督,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打造一流过硬法院队伍。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8 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