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深刻且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将一段几乎被历史尘封的故事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以1942年发生的“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816名盟军战俘在日军武装运输船上遭遇美军潜艇鱼雷击中, 最终在舟山东极岛海域沉没的悲剧。然而,真正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这场灾难本身, 更是随后发生的中国渔民英勇营救战俘的感人故事。
影片伊始,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旁白和珍贵的历史资料,迅速将观众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仿佛与那些年轻的战俘一同经历了从绝望到希望的挣扎。特别是当“里斯本丸”号被击中后,战俘们跳海逃生却遭遇日军扫射屠杀的场景,更是让人心如刀绞。 然而,在这绝望之中,舟山渔民的出现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黑暗。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划船冲向海中, 将落水的战俘救起。 这一幕幕场景,不仅展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影片中, 对幸存者和亲历者的深入采访是另一个亮点。方励导演和他的团队历经八年时间,跨越中、美、英、日等国,寻访了数百位当事人及其后代, 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采访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容, 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特别是当一些年迈的幸存者在镜头前含泪讲述自己的经历时, 那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人无法不动容。
此外,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动画和特效手段, 再现了“里斯本丸” 号被鱼雷击中后的沉没过程以及战俘们逃生的惊险瞬间。 这些动画不仅弥补了历史资料的不足,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那场灾难的震撼和惨烈。 同时,影片的配乐也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氛围,使得整个观影过程更加沉浸和感人。
当然,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一是主观抒情稍显过多,纪录片重在呈现事实,应把讲述权更多地交付给亲历者和事件本身。 然而,该影片一些场景中导演的过度旁白和感慨,使得影片的客观性有所削弱。 二是在叙事节奏方面,影片每到沉船的高潮情节点就断开,插入另一条线的叙事方式,给观众的观影体验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