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社区食堂吃小馄饨,再买点菜回来。 ”他对她说的时候,已打开了家门。“咦,才7点多,你怎么起来了? 降压药吃了吗? 是去柳州路上的那家? ”放下筷子,她起身:“骑车当心,别急。 ”已经穿好鞋的他点头,把脸侧向她。 意会,她轻轻地吻了他:“你好刮胡子了, 都扎疼我啦。”“回来刮。”他转身。听到电梯合上的声音,她才关门。
他,74岁;她,73岁。 两个小老人;两个退伍老兵。 他当过副班长,责任是检查内务;她曾经是教导员、党支部书记,已经获得“光荣在党五十年” 纪念章,他要等明年。 他和她的生活留着兵的痕迹:
他:“报告教导员,今天的菜已经全部准备完毕。 ”
她:“稍息,给予口头表扬一次,请继续努力。 ”
她嫁给他时,他的烹饪记录是零。因为他有哥,有两个妹妹。他只需坐下,端碗,吃完。 她可是啥啥都会:包馄饨,擀面条;红烧肉,炸猪排……
他心疼她,开始关注美食烹饪。 电视、短视频、抖音,看得最多的是,河虾怎么烧? 黄鳝怎么捣鼓才不腥? 潜心研究的结果是:家庭掌勺异主。
她喜欢鼓励他,再难吃也口是心非:“好吃,好吃,真能干。 ”被点赞的他,干劲倍增。烧干丝、清炒花菜成了他的拿手菜,不爱吃黄鳝的她也好上了他烧的这一口。
他有点傲骄了,会向她下达命令布置任务:“明天吃百叶包肉糜,肉糜我已经拿到冷藏室,你包一些, 多的百叶打百叶结。 ”
她不爽,音贝高八度:“自己每天睡到10点多,什么球赛都要看,什么比赛都要看,那么热的天,买菜、洗菜,都是我,你就是炒一下,烧一烧……”
他不响。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过分了,大热天烧菜的人是最辛苦的啊! 她调低“音响”,转身朝厨房走去:“那个百叶都两天了,不能吃了吧? ”
他跟着她,走近冰箱。打开,嗅嗅,捏捏。“没坏,能吃。 ”他说。
……
她继续吃早饭:西兰花,过桥米线,是她从网上买的,她喜欢网购。 他不喜欢买网上的菜,他爱逛菜场、超市。
她想着昨晚的事, 纠结着:要不道个歉?
“我回来啦。买了你爱吃的烤鸡,你爱吃的面包,你爱吃的……”他开门,大声地报告。现在的他,出门就惦着买她爱吃的;谈恋爱那时,她收过他的礼物:手表、皮鞋、花衬衫。无论吃的还是用的, 他买的,她都喜欢。
“你怎么这么好呀! 洗手,喝水。”她擅长鼓励。接过鸡蛋,她把蛋码进冰箱门上的蛋盒里。
“家里蛋快没了,我买了一大盒,今天超市还送了一小盒鸡蛋, 你每天要吃鸡蛋的呀! ”洗着手,他说。“昨晚我态度不好,没生气吧? 害得你懒觉都没睡成。百叶包、百叶结我都包好了,也煮好了。 ”她说。
“我没生气,你休息,剩下的事,都是我的了。 快了,奥运会结束了,可以早睡了。 ”
……
“你可以站起来吗? ”他说。
她转头。 他张开双臂。
意会,她起立,张开双臂,抬右腿,扑向他的怀抱。
“今天这是第一抱,老伴。 ”他轻搂她,左右摇晃着说。
“知道啦, 拥抱好处多,老伴。 ”她老(小)鸟依人,娇嗔地回。
呵呵,老伴,老伴,老来伴。
老来伴
写在2024年重阳节来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