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本《三种生活》的散文随笔集。我的所谓“三种生活”就是田园生活、文化生活和幽默生活。 这次五一节不去外地轧闹猛数人头, 老邻居说了,留沪过节,我们启动文化生活模式。
感谢群里老师热情指点,给我们推荐了几个观赏月季花的景点。 复兴公园,作为沪上唯一的法式玫瑰园,至今已有115年历史, 园内种植近30个优质品种的月季,此时天空飘洒细雨, 一株株月季花经过雨水的洗礼,更加娇艳动人、千姿百态。穿行在花架、花廊、花桥、花墙、花径,目之所及, 应接不暇。不少游客和金发碧眼的老外,喜出望外地端着长枪短炮和手机咔嚓咔嚓,粉红的、玫瑰红的、深红的、橘黄的、粉白的、纯白的、粉红渐变粉白的、 多头多色的纷纷被摄入镜头。我喜欢月季,月季花不但花美、味香,而且适应能力很强,无论是盆栽、花圃还是路边,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它都能顽强的生长,把它强大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用五颜六色、淡淡幽香愉悦着我们,花开不厌、四时都生机勃勃!
去中共一大会址恰逢“五四”青年节, 一张张洋溢着潮气蓬勃的脸庞在进口处,在展览大厅不时闪现,一双双崇敬的目光让我怦然心动。 虽然我和老邻居以往来过几次, 但改建后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堆塑,乌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有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和亲切之感。 纪念馆展览厅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 文献和历史照片148件。 想想也是感慨,就是这些热血青年,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第一步。
节后最后一天我们老邻居结伴去图书馆, 听以巴金名作《家》 各种连环画大家各种版本的宣讲,我喜欢听讲座,但此讲座还是第一次,也勾起了儿时的我在老宅电影院旁如饥似渴看小人书的记忆。
宣讲者杨剑龙教授如数家珍,在台上娓娓道来,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留沪享受文化生活,觉得很充实很有收获,对于我们这些年过古稀者来说,节假日犯不着到外地景区数人头的,沪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只要你有心有意,给自己充充电,就怕你“忙”不过来!

留沪过节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