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会、龙华庙会、龙华妙会,这“三会”组成了今年“五一”假期老少皆宜的“打卡地”。 4月29日首日下午,我来三会打卡。
在“龙华会”和“逢春结缘”的会标中间留影后,就开始向纵深进军。 进得门口,礼仪小姐发给一张“结缘打卡地图”,原来是“妙会日历”。 咦,“龙华会” 怎么又是“龙华妙会”? 疑惑间小姐指着龙华路对面龙华塔边上说“那里是龙华庙会”……不管了,先逛“妙会”。
从“日历” 上得知,4月29 日至 5 月 5 日的主题不同,但内容基本差不离。 吃喝玩乐中, 传统的老字号邵万生、益民一厂、周大福等与咖啡、山姆大叔、美甲生活等糅合共存, 让你体验商贾集市情趣。 哦,首日开市还有“戏曲国粹”……正想着,突听有袅袅昆音传来。 循声而去,只见一处有数根彩色莲花形状柱子高耸,旁边有一楼台围着一群观众。 循转梯上去,有一位戏曲女演员在演唱昆曲,她身着华丽服饰,清丽婉转的唱腔抑扬顿挫,充满了情感的波动。虽不知唱的是《牡丹亭》还是其它什么,但其雅致、端庄的气质与深厚的艺术内涵,令喜爱戏曲的我陶醉不已。
一曲终了, 沿着戏台向后, 一排竹椅竹凳映入眼帘,那摆设给人有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哦,是玩竹店,赶紧坐下留影。笔者对有特色的景点情有独钟,不是吗,下得楼,就看见有“汉服巡游”的项目。几个俊男靓女身着汉服在各个摊点展示,游人纷纷与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一起举着手机聚焦,当然也逃不过我,与他们合影,与跳着竹担子的“汉贩”合影……这“妙会”真是妙不可言。
尽兴之后,过马路沿着银杏大道来到“龙华庙会”,这里靠着龙华寺,于是塔院广场和龙华广场人略为密集,除了善男信女秉香烛祈福运以外,广场一隅还演着地方戏,在坐满观众席的外围听锣鼓弦乐、看戏曲演出, 这江淮唱腔很熟?哦,是来安专场,黄梅曲调与古装扮相相得益彰,公子与小姐的缠绵惟妙传神,而邻着烈士陵园、龙华寺、龙华塔演着来安戏曲, 更是名副其实,难怪背景招贴海报上写着“妙会龙华、来者皆安”。
妙会上我还看到“非遗”的专门区域。 中医药香品调制、葫芦、香囊、禅食、名窑、竹编、压丝、铜雕、盘扣、青瓷等,汇聚了各式民间技艺,体现了“徐汇非遗”的精华。旁边还有一个小人书摊,三排木架上整齐摆放着数十本连环画,这场景又勾起了我孩童时代坐小书摊花一分钱看一本的回忆,于是就坐在长条凳上翻看着《施洋的故事》……
龙华社稷福启岁,春日结缘催客来。 龙年的龙华三会,不但会的是美食、 会的是游乐,更会的是品位、会的是人文。它集传统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红色文化于一体,其绽放的流韵为游客增添喜悦,为春色带来灵动,为商业糅合文化,为徐汇打造美篇。


龙华流韵绽“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