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是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SMG打造的系列题材纪录片,分为《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 等8集,该纪录片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最新发现,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以影像溯源历史、寻脉中华。从去年12月9日晚上在东方卫视播出第一集《秦汉》开始,已在最近的两个星期五晚上黄金时段分别播出了《摇篮》《星斗》两集。
那我何以看《何以中国》呢?首先,该纪录片历史脉络交代得非常清晰直观,特别是对最新的考古研究和相应的文物展示做到了细节方面的极致,通过陶器纹饰、龟甲文字、 岩画雕琢中展示的中华古文明,把《何以中国》的主题思想完整地交给了观众,让我作为华夏子孙一员第一次知道了“中国”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图案文字记载的出处;其次《何以中国》把近代现代当代和最新考古中的发现、 整理、 研究过程以大视角、大格局进行了归类和阐述,给了观众对“何以中国”最有说服力的历史沿革和演绎,不管是早期华夏人类穴居的山洞、还是古墓开挖中发现墓主人的等级,不管是早期人类是以怎样的形式群居和围猎渔获、 刀耕火种的,还是层层叠叠的陶器、 玉器、 骨器、农耕初期的谷物种子,都把与“何以中国”的关系交代得明明白白、一清二楚。所有进入电视画面不管会动的立体动态还是平面展示,可以说处处是经典,件件是珍宝;节目中展示和解读的文物只有少部分是曾经考古出土的旧器,绝大部分都是连我这样经常参观各地博物馆文物古迹的爱好者都是首次看到的,具有极强的新鲜感和震撼力,能够非常有效地抓住观众眼球。从而真正获得有关我们华夏民族何以生存起源与无与伦比的文化源泉;纪录片特别推出的配以脸部特征和体型与古人特别是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兵马俑形象和面庞基本相似的演员,作为对“何以中国”中需要对古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生活生产狩猎迁徙等过程的模拟和写实,大大增加了节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我相信,读者如果看了我的《何以看<何以中国>》, 也会到星期五晚上守在电视机旁等着观看东方卫视播出的《何以中国》。还有一个小插曲,《何以中国》第一集播出时广告太多,成为广告中插播《何以中国》了,但经广大观众的反映,包括我也提出了尖锐的意见,第二集开始广告少了至少80%,而且有了点艺术性,居然与《何以中国》有那么一点联系,成为不再讨厌的广告了。

何以看《何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