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宜修 曹香玉 冯赟 张文菁 吴峰琳 姚丽敏 王薇 沈艺飞 吴会雄 制图 张伊婷
加装电梯、助力青年创业、深化家门口的博物馆、开设社区“宝宝屋”、打造智慧化养老……点点滴滴、历历在目,2023年,“在徐汇”的你们见证了美好生活的焕新,笑脸盈盈地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岁末,徐汇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在徐汇》专栏,让我们一起见证人民城市的徐汇实践,从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五个方面,来回看一个个温暖瞬间。
高度重视区域城市更新,全面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老旧小区焕发出新颜;打造各类保障性住房,为新市民提供了安稳住所。2023年,徐汇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让人民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十家抢一个厕所的日子过去了
2023年8月18日,曾居住在长桥街道长桥新村的居民戴静文,坐在搬场车上,她的脸庞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那是对60年来承载了三代人记忆的旧居的不舍,也是对即将搬进宽敞新家的期待。
无论是只涉及48户的宜山路177、179号基地征收项目,还是涉及7.2万平方米的长桥新村片区旧城区改建项目,徐汇都全力以赴,以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让新市民和青年群体住得好
徐汇近年来积极推动多层次住房租赁体系的建设,满足新市民、青年群体的多样化住房需求,通过探索“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等多种租赁方式,提供更为灵活的住房选择,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据区房管局统计,2023年以来,徐汇已完成建设筹措保租房房源2816套/间,供应房源1631套/间,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此外,加大“一张床”房源筹措和供给规模,已筹措供应超过2000张“一张床”,为各类城市建设者管理者提供了有温度的安居保障;同时,还配备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丰富的共享空间,打造一个方便、温暖的社区。
高效能的营商环境、高能级的产业载体,还有着一片开放、包容、不断创新发展的土壤,徐汇区正助力每一个创业者播撒心中的那颗“梦想种子”,让其生根发芽,长成参天之树。
为青年创业者打造科创沃土
6年前,王向导赶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种出了自己的创业之果———上海大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仟寻MoSeeker)。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更为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企业打造交流会谈的平台。徐汇区人工智能总产出预计超过800亿元,集聚企业机构超700家,浓厚的科创氛围和优渥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优秀企业聚集扎根徐汇,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筑巢引凤”引来优质人才落户
5月,徐汇区举办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宜业BOX”推进会,在各街镇“生活盒子”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就业创业服务站。同时,“宜业BOX”打造了一套可复制、有特色的服务模式,梳理出一张“乐业徐汇系列活动配送清单”。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各用人单位和国内外人才,区人才服务中心主动跨前,通过优化政策宣传答疑、一对一指导材料上报、现场受理材料等措施,提升办事效率,还以“就近办、上门办、马上办”为转变,开辟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绿色通道,获得企业高度评价。
徐汇滨江水岸、徐家汇书院、武康路、古韵龙华、土山湾博物馆……这些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散落在徐汇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网络中,为游客们体验“万般美好在徐汇”打开了一扇扇方便之门。而在居民身边的社区里,2023年新建成了一座碳汇科普馆,抬头发现,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行走在徐汇观景时,心情更美了。
2023年,徐汇从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两方面着手,致力于打造“宜游”的城市名片,让每一位游客和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和旅游体验。
“美”在徐汇
10月,《徐汇区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获得市政府组织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优秀,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名;而龙华广场“塔影空间”等6处公共文化空间入选全市5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占比12%。徐汇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自然生态、美育浸润的土壤中越发呈现出迷人的魅力。
“净”在徐汇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徐汇区环境污染防治不断取得突破。据最新数据统计,徐汇大气环境质量(AQI)优良率为88.7%;水环境质量在全区11个市考断面全部达到优III水质标准,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徐汇开展20个地块的场地调查工作,全部达到环保要求,2023年,徐汇绘好生态底色!
在徐汇,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分年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共同打造“宜学”的城市名片。
家门口也可以随手“寄娃”了
致力于为全区1—3岁“最柔软的群体”提供呵护的宝宝屋,是上海市“幼有善育”民心工程的新举措之一。根据不同月龄段的婴幼儿特点打造适龄的游戏场景,依托专业的托育服务从业人员护航婴幼儿成长。目前徐汇区13个街镇已经实现宝宝屋全覆盖,提供社区托育托额千余个。
“神兽”假期管理再也不用愁了
截至目前,团区委已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38个、寒托班2个,两期累计服务学生2630人次,筹措特色活动2800余场次。同时,通过“少先队周末半日营”“学生区政助理”“汇青春·进校园”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团区委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在“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中汇聚起青春力量。
手指滑动间也可以上课了
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近年来,徐汇教育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断促进数字素养提升,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先行探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徐汇滨江国际水岸。
在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钱老伯看病前先进入“5G健康智能服务舱”进行检测,只用了十分钟,一份数据详细的报告就出来了,不仅可以为医生调整用药提供依据,还自动录入到云端数据库,形成数字健康档案。
医疗康“养”,社区医院“卷”起来了
凭借新建成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和“5G健康智能服务舱”,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数智赋能”助推社区卫生服务“医防融合”提质增效。徐汇全区十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集体改扩建升级,“新设备”“新技术”“新服务”陆续引入、投用。
目前,徐汇区拥有枫林街道、漕河泾街道、徐家汇街道、斜土街道四家示范康复中心;同时,徐汇区鼓励支持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更多“同质化、数字化、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安心“养”老“家庭、社区、机构”三位一体
截至2023年10月中旬,区民政局已完成500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为6758户高龄老人安装了烟感设备,为771户孤老安装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保障老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
全区342个社区养老顾问点共有691名社区养老顾问,打造了一支懂政策、善沟通、有爱心的养老顾问人才队伍;还有2000名低龄老年志愿者为1万名高龄独居老人开展家庭互助服务,打通为老服务的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