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峰琳
为厚植科学文化沃土,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徐汇区长桥街道深入开展“科学家进校园”项目。
长桥街道积极整合汇聚各类科普资源,让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型企业、植物园等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家走进长桥街道,为幼儿园至高中的学生们带来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科普讲座,让科技教育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大海科院党委书记、 董事长杨启走进西南模范中学, 为160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场高端海洋装备与未来发展的科普讲座。从水下机器人的种类,到潜水器的发展路程,再到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高端海洋发展瓶颈, 杨启结合自己在实际科研中的经验、感悟,为学生们作讲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杨教授,请问海下设备如果出现了故障该怎么修理?”关于学生提出的对海洋作业的问题,杨启也耐心作答。正如在讲座中他所表达的:“‘上九天、 下五洋’这些作业都带着非常多、非常大的挑战,同学们未来如果愿意支持国家海洋建设,或者有找不到答案的问题,都可以到我们单位来。 ”
从11月16日至12月中旬,长桥街道共计准备了16场“科学家进校园”活动,特别聘请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植物园、 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上海交大海科院的科学家。通过细分类别, 长桥街道将更加轻松愉悦的课程安排至幼儿园、小学,人工智能等需要数理化基础的课程则安排在初中、高中, 让各个年龄层的孩子都能够感受科学的魅力。
据悉,活动聘请的都是在一线工作的科学家,如杨启,刚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南海科研。 正因他们本身就是科研人员,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才能在课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将严谨的数据转化为生动的知识,激发更多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长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学家进校园”这一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科普讲座,让青少年充分感悟创新、求实的科学家精神, 看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和无尽的可能, 从而更加坚定热爱科学的信念, 增强国家科技发展的自信,自愿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与践行者。

让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
长桥街道把科学家请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