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 农村家附近的解放河桥下有家供销社。 从城市来的徐爷爷是那家供销社的营业员。 我个儿小,时常溜进供销社,再从低矮的隔板下溜进柜台内。 趁转身的徐爷爷没有发觉,抓了把盒子里的糖果往口袋里塞,再蹑手蹑脚地跑到马路上,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 我成功了!
这是我偷的第三次。 到家没多久,就听见父亲和人说话。 然后,父亲敲了我的门,说:“你出来下。 ”我走出去吓了一大跳,竟然是徐爷爷!我慌了。爷爷微笑说:“你掉东西了。 ” 我看到了爷爷手上的糖果。怪不得每次抓了许多,回家都没几颗,原来是掉地上了。 徐爷爷估计也是跟着掉落的糖果找来的吧。我说:“不是我的。”徐爷爷还笑着, 说:“你来了三次, 对吧?每次都抓一大把,然后撒腿跑。 ”我像是被抓个正着。 父亲向徐爷爷打招呼, 说:“你看看多少钱,我赔给你。 ”徐爷爷摇头说:“不用不用,那些也不值钱,这孩子我挺喜欢的,有没有兴趣来供销社帮我扫扫地,陪我说说话,我给你糖果吃。 ”我说:“好呀。 ”
我原以为扫地这玩意儿简单。 柜台外是一大块没有遮挡物的水泥地,扫起来一气呵成。 柜台内就不一样,因为柜台下比较低矮,空间也小,扫帚根本都不好扫。徐爷爷低身给我演示,人几乎是贴着地扫过去。 徐爷爷显然是年纪大了,我看到了他头上满鬓的白发。 扫完,徐爷爷起不来了,我用力一把将他拉起。徐爷爷笑着说:“还是你力气大。 ”我接过扫帚,很轻松地完成了柜台下的清扫。 徐爷爷朝我竖起了大拇指。
扫完,徐爷爷抓了把糖果,过秤,再从口袋里数了钱,放进抽屉里。 再把糖果递给我。 我惊讶地说:“你拿糖果也要花钱吗? ”徐爷爷笑了,说:“你以为不要钱啊?供销社里的都是公家的东西。 ”又说:“你上回拿的糖果,我都做了估算,还多放了些钱。 ”徐爷爷朝我做了个伸手抓糖的动作。 我不由一阵脸红。
吃着糖,我在徐爷爷的椅子处看到了好多书。 我说:“徐爷爷,你有连环画卡通书吗? ”我是随便问问。 徐爷爷似乎眼前一亮,说:“你也喜欢看吗? ”我说:“当然喜欢呀。”徐爷爷说:“你等等。”徐爷爷进了里面的房间。
很快出来的徐爷爷抱出了一个大箱子。 打开的箱子让我惊呆了,里面全是连环画,一叠叠摆得工工整整,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等。我忍不住说:“徐爷爷,你不会是开图书馆的吧? ”徐爷爷笑着说:“你慢慢看吧。 ”爷爷看向我的眼神很温和,和以往有些不一样。
有人进来买东西, 爷爷起身去招呼了。
一个午后,没人来买东西。 我要去扫地,爷爷说:“今天不扫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说:“那还有糖吃吗? ”爷爷说:“当然有了。 ”
徐爷爷讲述的是个城市小男孩的故事。 小男孩生下来就聪明,在同龄孩子还在学走路时,他已经走得很快了。 教他的拼音和汉字, 他很快歪歪扭扭地写出来了。 做父母的高兴坏了。 他们结婚晚,生小男孩的时间更晚, 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因而也是倍加呵护。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妈妈带小男孩出去时,一转眼功夫,妈妈发现身边的小男孩不见了。 报警后,一直没找到。 妈妈懊恼,更经不住失去小男孩的打击,从家里跑出去时,被一辆车给撞了。 当场就没了。 爸爸痛定思痛,听说小男孩可能是被卖到了农村,他主动去农村工作,换了好些地方。但这么些年,爸爸一直没找到小男孩的踪迹, 在他想放弃时,突然听到一个消息……
徐爷爷突然停下来,眼圈红红的。 我已经听入迷了, 迫不及待地问:“后来呢?徐爷爷你怎么不讲下去了? ”
徐爷爷说:“后来,我明天和你说。 ”
徐爷爷把糖果塞在了我手里。
第二天,我去供销社找徐爷爷。 供销社的门紧闭着。 晚上,从外面回来的父亲说:“想不到啊,徐爷爷在供销社不是为上班,而是为找儿子呀。也难为他了,终于得偿所愿……”母亲适时地看向父亲,两个人都看向我。父亲说:“没什么,去玩吧。”
后来,我再去供销社,只有一个和母亲差不多年纪的阿姨在, 阿姨说:“小朋友,是要买什么东西吗? ”我看了眼四周,迈开步就跑了出去。
我要抓紧去看那些连环画,兴许徐爷爷很快要来问我要回呢。

供销社的徐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