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积极应对突发疫情,徐汇各校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迅速响应、精心部署,根据学段特点,灵活选用资源,加强学科教研,把控学习进度,推进家校协同,坚持高品质线上教育教学隔屏不隔爱。
南洋中学:温暖指引 紧密联系
为了能更加走近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南洋中学高一年级组长王莉向上一届线上教学的亲历者———2021届毕业生征集居家学习经验与体会,学长学姐们都诚恳热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心里话,一条条具体实用的建议与一句句热忱真挚的鼓励, 好似有浸润心田的力量,为学生们带去了温暖的指引。 在第一周线上学习情况的年级总结和分享大会上,300多名学生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并共同聆听了上届优秀毕业生沈津雯以“请你真诚地向前走” 为题的主题发言。 她的分享中既有线上学习的真实体验,也有居家学习的实际方法,还有来自学姐最诚挚的心里话。
梅园中学:过程追踪 保证质量
在学校全方位、过程化、精细化的管理下,梅园中学教师们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课前精心准备,课后反复推敲,形式丰富多样,作业及时反馈,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全面了解网络教学运行情况,校长及部分中层领导全部深入网络课堂,全程进行听课巡课,及时了解线上教学秩序和质量,并根据课堂实时情况总结优秀做法、 及时反馈。教师们也反思与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进一步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对作业反馈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对碰到困难的学生及时谈心关怀,学生和家长都被教师们的温暖所感动。
向阳小学:巧心“编剧” 创新实践
在2020年“空中课堂”网课教学的基础上, 面对此次在线教学的挑战,向阳小学坚持把加强网课教学研究作为探索和创新在线教学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把推进网课教学质量作为落实落地“双减”背景下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提升网课教学品质作为践行“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不同于以往的教案,“云端互动”预案更像是一个个小剧本。教师们提前观看整个单元的“空中课堂”内容,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把握单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再就单课内容进行“编剧”,书写互动文案, 经教研组在线讨论、修改后实施。
长三幼儿园:云上见面精心设计
长桥第三幼儿园借助现代信息交互工具, 以班级为单位每周开展2-3次别开生面的“云上见面会”。在活动开展之前,保教组牵头部署各项工作,就家长和幼儿面临的实际问题
与需求,确立不同的云上见面会主题———小班“暖心问候,传递爱意助习惯养成”、 中班“暖心问候,交流成长点滴”、大班“暖心问候,分享学习好习惯”, 更对活动的分工配合、 着装要求等提出了要求与建议。教师们根据班情精心设计云上见面会活动方案,细致地准备活动所需材料。 年级组内预先开启演练,实际操作信息交互工具, 分享技能技巧,如运用投票引导家长发现居家运动项目的多样性等。
区教院:“云”上共研 同心战“疫”
徐汇区教育学院徐晓燕名师工作室和虹口区胡军学科高地研修团队、 嘉定区孙琪斌初中数学学科高地、松江区潘勇数学骨干教师共同体四个数学团队跨区联合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一同“云”教研。 活动以“在线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关注课堂交互的有效性”为主题,四区各教学基地、各团队的成员共计150余人围绕“课堂交互”进行了“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分享与交流。 当天的连线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方式进行开放式头脑风暴,介绍经验,剖析问题,协同思考,力求让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师生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展现线上教学的以人为本和优质高效。
区青中心:五育课堂 倾力打造
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80位教师打造了44个种类的居家学习校外课程,涉及272门“云上课堂”,如居家锻炼指南、居家生活征集、优秀作品云展等, 涵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覆盖全体学生,丰富学生居家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些课程通过中心官网、官微、视频号和线上云课堂四种途径于每周二至周五下午、周六周日全天进行直播教学。 每堂课都力求贴近真实课堂, 设定了每堂课的新知识教授、教师示范、师生互动、学生展示、教师指导等环节,非但教学质量不打折, 还给学生们的居家学习不断“加料”。 中心将陆续与高校等单位加强合作,筹备各类主题直播课。
社区学校:慕课学习 乐学不停
虽然各街镇社区学校因为疫情延迟线下开学,但学员们依旧不忘在家学习,乐学不停。早在三月初,社区学校就在汇e学平台上开设了多门直播课, 组建了24个不同形式的云班。 为丰富居民线上学习形式,学校近期又组织了慕课学习班,并让社区居民在上海老年教育慕课平台“汇e学”徐汇终身教育云校慕课专区选课学习。 学员们根据兴趣选择慕课,并在家“沉浸式”学习,一方面大大疏解了由于疫情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另一方面收获了许多新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素养。 学员们通过线上互动、交
流心得、讨论问题交到了许多新朋友,用宅家安心学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