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3月12日, 建筑面积达到650平方米的徐汇区枫林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小木桥路440弄22号甲正式启用。 这一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整合了阳光之家、阳光心园、智慧阳光康健苑、街道残联四大主要功能区, 还嵌入了残疾人辅具社、家庭医生工作室、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等服务阵地,成为辐射周边残疾人的枢纽型助残节点。
记者看到, 综合服务中心拥有三层空间和一处辅楼。 一楼主要是智慧阳光康健苑,以科技赋能康复, 配备卧式健身车、垂直律动沙发、无障碍轮椅垂直律动机等专业康复训练器材,配合大屏视频跟练系统,实现科学化运动管理, 促进残疾人运动康复和残疾预防。 二楼的阳光之家以淡绿主色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有特奥训练室和烹饪实训室, 居家实训室还有护理床等设施, 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力。 位于三楼的阳光心园以淡蓝色基调构建宁静港湾, 开设心理疗愈室和智慧阅读区,定制心理辅导、社交技能课程,配合社区医生的驻点服务, 帮助学员实现精神成长。
辅楼空间则凸显“赋能”主题,设置残疾人辅具展示区、就业实训基地、 远程诊疗室和直播带货区等功能区。 残疾人辅具展示区展示了残疾人常用的辅具,例如轮椅、助行器、助视器等,也有对字幕眼镜、智能仿生手等高科技辅具的介绍,可以让残疾人直观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辅具。 就业实训基地还与街道三个生活盒子里的社区面包房联动, 开展咖啡和烘焙制作培训,并提供实习、就业平台。 直播带货区域配备专业设备, 计划打通残疾人直播带货通道, 推动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 中心在公共区域还为残疾人艺术爱好者留下了剪纸作品、户外墙绘等展示空间,让中心成为展现残疾人艺术才华的公共展厅。
与此同时, 这里还提供诊疗服务,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室及远程诊疗室, 社区医生会在这里坐诊。
中心构建了“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协同”的三维支撑体系, 如联合上海养志康复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支持,市、区残联搭建辅具申领、直播带货数字化通道,社区面包房则成为社区残疾人实训基地的天然延伸。
枫林街道还将携手区域单位共建“助残朋友圈”。在启动仪式上,听障画家杨巍创作《共绘同心梦》长卷,并由共建单位携手完成。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南区电信局、上海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等共建单位都表示,将深度参与中心建设, 为后续课程输送、就业支持打下良好基础。

650 平方米! 徐汇区又添一残疾人综合服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