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火车叫“绿皮车”。
50后60后的人都知道,所谓“绿皮车”就是特指那些早期中国铁路客运中的一大类旅客列车,因其车主体外表涂装为墨绿色而得名。绿皮车通常没有空调设备, 票价低廉,是上世纪90年代前旅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记得我年轻时到家乡绍兴探亲, 后来到嘉兴、 杭州、北京、桂林、兴城、成都等地旅游出差都是乘没有空调的绿皮车。
欣慰的是随着铁路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如今大部分绿皮车车厢里也都安装了空调,车速和舒适程度更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量的绿皮车继续在各城市之间和农村地区的线路上正常运营,比如铁路上海南站就有不少始发和途经的绿皮车。虽然绿皮车的车速相比高铁和动车慢,但因其价格低廉停靠站点多, 还是为许多旅客出行的首选。
欣喜的是绿皮车也有了升级版。 八月初我冒着酷暑,准备一早乘从上海南站始发的C481次火车到浙江诸暨休闲旅游。当在上海南站站厅检票后乘自动扶梯下到月台前的一瞬间,我眼前一亮,看见了我们将乘坐的当次列车,居然与我原来印象中涂装为墨绿色的绿皮车完全不同。不仅火车头和高铁列车的子弹头形状一致,最显著是列车流线型的整车外形涂装居然是“螳螂绿”。
当我进入车厢后,发现车厢里的设施设备与高铁基本一样,而且仅有18排90个座位,明显比普通绿皮硬座车厢23排113个座位宽敞不少。座位的航空椅靠背能够调节角度,就是调到最大仰角也不致影响后排坐着的乘客,因此更加舒适、惬意。
“绿皮车”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