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单位停车位紧张,导致我上班出行基本以骑行电动自行车或坐公交车为主,在气候宜人的春秋季,柔风拂面, 道路两旁绿色风景线徐徐掠过视野,车轮滚滚向前,没有了车辆拥堵的烦闷、憋屈,只有舒坦及抑制不住的兴奋。 因为时间老人由我摆布,尤其在每周一、周五拥堵的上下班路途上。
从长桥寓所至徐家汇单位的单行路程7.8公里, 骑行二十来分钟便到,坐公交紧赶慢赶,往往一个多小时,运背的话还会到单位面对人工智能刷脸考勤机,留下“来迟了”的尴尬笑脸。
话说回来, 骑行的乐趣远不在上下班准时打卡, 更有那一抹温润的“红”。
那是在通过上海南站旱桥通道两侧。
一次无意间在盛夏季节, 各式花顶不住骄阳,干枯衰败了,即便勉强支撑着开,也是强颜欢笑、有气无力之疲态。 然而,那一抹“红”是那么的温润,那么的亮眼,在下垂的藤蔓上,打开一朵朵小小的喇叭花状的小伞, 微风吹拂,掀起“花浪”,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仿佛耳畔传来清脆的银铃声。 太美了、太治愈心灵了,有了蜿蜒1.5公里左右的花景, 一整天精气神被提振了起来。
后来问了园艺师,方知“她”叫凌霄花,多么浪漫空灵的“芳名”,她不畏严寒,不惧酷暑,一年吐蕊怒放三至四次,味微甘,入药有化瘀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民间有“倒挂金钟”的别名。
关键“她”不择土壤,不挑环境,入土插扦,一月便活,倒是作为攀援藤本植物,还要考虑到建筑物墙体的牢固状态。 看来“她”的错枝残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魂牵梦绕“她”, 决定在自家小花园里栽上几株,让我永远靠近这一抹温润的“红”。
那一抹温润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