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漕河泾街道提供
记者 姚丽敏 李佳蔚
天刚蒙蒙亮, 漕河泾街道三江街区新兴领域党支部书记李震华就换上了快递制服, 跟随快递员们一起忙碌,在一堆堆包裹中穿梭,将货物装车固定,用橡皮筋扎紧,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一天的派送任务。 作为新上任的新兴领域党支部书记,李震华很清楚要想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 就要深入了解工作对象的实际需求,为此,他穿上快递员的制服,加入了“奔跑的行列”,希望切实感受快递小哥们的工作和生活。
快递站点的简陋环境让他印象深刻, 几张破旧的行军床摆在角落,微波炉上放满了打包好的饭盒。站点内仅有18名快递员, 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处理160到180件包裹。
第一次踏上外卖电动车驶入街区的那一刻,李震华明显感受到了紧张。初次骑行的不熟练让他行驶得格外小心,特别是在狭窄的巷道中穿行时,更是汗湿了后背。 第一单配送便让他尝到了快递小哥的艰辛,老旧小区里没有电梯,他抱着一个沉重的包裹,一层层爬上六楼,每一步都像是挑战。 到了楼顶,腿已经开始发抖。
途中, 李震华还遭遇了小区门禁的难题, 还会迷失在复杂的楼栋之间……到了中午, 李震华与一位有着十几年经验的何师傅结伴继续配送。 何师傅一路上和他聊起了快递工作的种种不易, 让李震华的心里顿时一阵酸楚, 感受到快递小哥们每天面对的压力和困境。
让李震华感到意外的是,快递小哥远比他想象的要了解熟悉社区,何师傅不仅熟知每一个小区地址、每一个楼栋怎么走,甚至连这个地址有没有人在家都能了如指掌。 李震华想,如果能发挥好骑手走街串巷的行业特点,鼓励他们及时发现社区安全隐患、参与社区建设,就能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安全的“前沿哨”和文明宣传的“流动车”。
一天的工作结束, 李震华的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仅仅完成了50件包裹的派送。 李震华的体验之旅, 不仅揭示了快递小哥日常工作中的困境,也让大家看到了新兴领域群体为城市运转默默付出的伟大力量。
下一步,街道将结合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加快推进新兴领域友好社区建设,带动他们更多融入社区治理,实现从“被服务”到“反哺”的角色转换,共同营造新兴领域群体与社区双向友好、双向奔赴的善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