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音
我的家乡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 这个以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命名的小城, 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曾经,杨靖宇将军牺牲地只有一座简单的碑, 静静伫立在那片山野间。 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了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成为了人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
靖宇县的变化, 就像这片土地上的四季轮转, 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 无不展现出时代的进步与家乡的繁荣。
还记得小时候, 家乡的服装店里大多是些不知名的小品牌,以“路边摊”居多,衣服样式有些单一, 质量也常常难以保证。 如今,各大品牌纷纷入驻靖宇,衣服的款式多了,质量也有了保障。
饮食方面, 也能看出靖宇在紧跟时代的脚步。 全国连锁品牌已经扎根靖宇, 但我仍旧偏爱那热闹的早市。 早市五点就开张了, 五六点去正是热闹的时候。 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街头巷尾:新鲜的牛羊肉、林蛙和菌类、 白嫩嫩的咸口豆腐脑,还有一块钱一个的茶叶蛋,仿佛什么都能在这里找到。 傍晚时分, 烧烤摊的炭火映红了夜空, 随着炭火上肉串的嗞嗞声, 靖宇的夜晚也染上了属于这座小城的独特烟火气。
当然,最让我魂牵梦绕的,还是那份属于奶奶的味道。 每年过年回老家, 我总盼着她的拿手菜上桌。 奶奶做的“酸汤子”(一种玉米碴条),总能让我在异乡也能频频回味。 奶奶的手艺里有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岁月和血脉沉淀下来的,是任何餐馆都无法复制的家乡的味道。
靖宇县的交通建设也是一大亮点。 过去想要跨过老岭走出靖宇, 盘山路是出行的唯一选择。 而现在,隧道和高速公路的修建,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不仅如此, 家门口原来弯弯曲曲的小路也被拓宽成了大路,无论骑车还是开车, 都再也不用担心颠簸。 冬日的清晨,当我们还沉浸在梦乡时, 高速路上的扫雪车早已在寒风中忙碌着。 尽管前一夜的大雪覆盖住了道路, 但工人们总是尽力将路面清扫干净, 让我们的出行安心无忧。 这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 值得我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长白山机场的建成, 也让我每年回家的旅程变得轻松了许多。 从前,要回到家乡,需要辗转多种交通工具, 如今一趟航班便能让我迅速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 机场的建成,不仅缩短了我与家乡的距离, 更让我深刻感受到家乡日益发展的步伐。
家乡的变化, 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 每一笔都是时代的记录,每一色都是奋斗的见证。
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