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是为英雄而建的。英雄,有凯旋归来,万人喝彩的;也有折戟沉沙,悲壮去世的,但只要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都值得后人纪念。金门登陆战斗纪念碑就属于后者。
毋庸讳言,金门之战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一场惨烈的失利战斗,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金门战斗的详情一直未公布于众,甚至对此讳莫若深。 与之相反,台湾当局媒体则肆意歪曲报道,恶意渲染,将此吹嘘为“古宁头大捷”,树纪念碑、建纪念馆等,馆内画像把我军将士丑化、贬损得不成样子。这样一来,使得国内的广大民众对金门之战基本处于不知情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产生了怀疑和误解。
怎样将历史的真相告诉后人,告慰英灵? 可不可以为惨烈的金门之战树个纪念碑?
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也“不以成败论英雄”,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是骨感。 为胜利者树碑立传,顺理成章;为失利者树碑立传,谈何容易。 放眼历史,不说难觅其踪影,就是有,也是寥若晨星。 然而28军后人及其战友“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万难, 毅然走上此破冰之旅,最后硬是做成了这件事情。苍天不负有心人,2011年12月28日,“金门登陆战斗纪念碑”终于在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落成。那场损失了9000将士的惨烈战斗已经过去60多年了, 才终于有了一座铭刻着参战勇士姓名的纪念碑。虽然,丰碑来迟了,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同小可。对于那场战斗的亲历者来说,这座纪念碑记述了他们为祖国统一而战的功勋;对于战殁在金门的山东子弟兵来说,这碑在召唤他们魂归故里; 对于烈士的子女来说,这碑让他们有了一个祭奠父辈英灵的地方;对于敬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舍生忘死、慷慨赴死者的广大人民来说,有了一个纪念和缅怀的场所。
这不,我们这批复员退伍军人就慕名来到了这里。
那天,青松肃立,红花重首,我们走进老战士纪念广场,看到“金门登陆战斗纪念碑” 建于山东福寿园区内, 园区南靠泰山,北望黄河,与大峰山相邻,齐长城围绕。 园内层峦叠嶂,碧水长流,呈“七星抱月之势”,是一座享有民政部“人文纪念公园”称号殊荣的陵园。“金门战斗纪念碑”高近5米,宽6.5米;坚实的基座下,撒有染着烈士鲜血的金门土。纪念碑的正面雕刻着一幅我人民解放军气壮山河的登陆金门的景象。 纪念碑的背面,刻有1088名参战人员的姓名。 碑后长有一棵散发着清香的樟树,高大威武,正好象征着我登陆战士一往无前,凛然挺立的形象。
“敬爱的战友们,祖国没有忘记你们, 人民没有忘记你们,我们战友没有忘记你们……”我们这批退伍军人心里默默地念诵着,向这座来之不易的纪念碑奉上一束献花, 深深地三鞠躬,最后立正,向这座悲壮的纪念碑敬了个军礼,把我们的思念和敬意留在了这里!
悲壮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