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丽
近日,徐汇区湖南街道的居民们聚在一起,热议着街道里发生的新变化。“阿拉街道道路太狭窄了,环卫车都进不来小区库房,每次收垃圾都是保洁员把垃圾桶拖到路边。 没办法及时清运,垃圾桶放在路边味道大得不得了……”这是居民们曾经对垃圾收运问题的无奈吐槽。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居民们纷纷称赞:“现在好了,都是定时定点收运的,好像还有小程序诶!收垃圾也有高科技了!”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徐汇区绿化市容局、 湖南街道、徐汇环卫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区绿化市容局在了解到居民们的困扰后,深入湖南街道,实地走访了解了居民们对垃圾收运问题的真实感受。随后,联合湖南街道、徐汇环卫公司共同商讨垃圾收运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区绿化市容局开启了徐汇首条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运的“智慧路线”。
智慧路线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 系统采集了每个点位的位置和其他基础信息, 利用技术手段精准预报清运车辆到达时间, 并通过微信小程序向各个点位的环卫负责人、 相关物业人员实施精准推送。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实现了精准告知、 高效收运的作业模式, 还合理把控了垃圾桶归集时间, 避免了传统收运方式中可能出现的等待和延误现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 借助信息化硬件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车采集, 准确记录了每个收运点位的收运垃圾量, 包括垃圾重量和垃圾桶数。 收运时, 收运人员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上查看垃圾量获取数据, 即可确保全流程收运数据的精准、全面、可溯。 同时,依托车辆定位设备,在收运车辆运行过程中进行全程的定位监管, 保证了收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且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五原路(武康路-乌鲁木齐中路)作为智慧试运行收运路线,已开展干垃圾和湿垃圾的两趟收运作业, 涵盖了居民区、沿街商铺、单位等多个区域。根据试点运行效果,后续将逐步增加收运路线和站点,从“线”到“面” 将智慧收运模式推广至徐汇区其他街道,实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运的全面智慧升级。
生活垃圾收运智慧路线的成功运行, 为传统环卫收运作业注入了新鲜优质的作业力量。 它不仅明显提高了收运效率, 降低了收运作业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还助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区绿化市容局表示, 他们将继续根据湖南街道智慧收运站点的试运行效果,积累收运经验,不断优化智慧系统和收运流程, 持续推广设立更多示范点位, 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收垃圾也用上了高科技
徐汇首条生活垃圾“智慧路线”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