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志军
最近一段时期,“结婚不用户口簿,可以异地登记”引发街头巷尾群众热议。这是民政部《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在《民法典》及《婚姻登记条例》基础上,对结婚、离婚登记程序与材料需求进行简化、优化,并明确当事人通过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办理婚姻登记的法律责任, 同时对婚登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提出更高要求, 切实保护了公民个人信息。
另据民政部发布的今年二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一半左右,创下近十年新低,人口学者推算, 预计2024全年结婚登记人数为660万对,将是1980年以来最低值。
为什么大龄未婚男女越来越多? 这已是一个值得引起国家高度关注问题。其一,工作生活压力递增,对未来人生缺乏自信和拼搏动力;其二,独来独往,“一人吃饱,全家快乐”,无牵无挂,尽情享受人生;其三,对中华民族的结婚生子,繁衍后代抵触, 不愿承担未来子女昂贵的学习生活成本;其四,有关性问题,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都可替代。
结婚是人生大事、 喜事。 成家立业是人的一生必须经过的“乐章”。 民族的强大,国家的兴旺,需要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的繁衍和继承,“生生不息” 某种意义上指的也是对“人是第一生产力”肯定。 试想,高度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谁来打理,没有后续年轻人怎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推进民族繁荣、 祖国强盛。 泱泱中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前赴后继的无产阶级接班人,后果是难以想像的。 结婚也是生产力,可以带动汽车、房产、家电、纺织、旅游、婚庆等相关产业,拉动内需,促进GDP;再者,没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格上也会偏离。总之,于公于私,“结婚也是生产力”理应得到社会认同。
朋友们,结婚不仅是家事、私事,而且也是一桩国事、大事,毕竟您的喜事会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添砖加瓦,不知您以为然否?!
结婚也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