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丽敏
经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徐汇区人民法院在漕河泾街道漕溪党群服务中心对一起网络诈骗案进行公开审理。敲响了徐汇区社区刑事法庭“第一槌”。
在家兼职的“宝妈”
缘何成为诈骗共犯
坐在被告人席上的4名年轻女性同为“宝妈”,却因受他人指使,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至此走上“不归路”。公诉人认为,4名被告人对前期组群是为了后续诈骗进行铺垫这一事实具有主观明知性, 当4名被告人开始与被害人进行接触时,应当认为已经着手实施诈骗,其应当对后续诈骗结果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辩护律师分别从认罪认罚、初犯且危害性较小、主动缴纳罚金保证金等角度予以辩护。
“秉承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四名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同意对四名被告人适用缓刑,希望你们之后能做有益于社会的公民。”最终,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一年十个月不等, 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家门口的庭审
提升反诈普法宣传质效
庭审结束后,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乔君英主持召开了“人大代表面对面”听庭评议。“刑事案件以巡回审判形式开到社区,这是我们法院第一次,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案件,给社会带去一定的警示意义,助推司法赋能基层治理,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效果。 ”本案审判长、徐汇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戚俊说。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着力打造法治街区联盟
据了解,漕河泾街道正着力打造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法治特色街区,与“甘棠树下”“汇心检察”“徐汇司法” 等街区联盟成员共同在法治街区内举办重大法治建设活动。今年,漕河泾街道积极盘活辖区法治资源, 将坐落在街道内的徐汇公安分局、 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徐汇区人民法院、徐汇区司法局、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等政法单位,以及13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10个居民区、3所学校纳入法治街区联盟。
正值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周期间,漕河泾街道还联合市环境生态局、 市环境监测中心、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邀请市反诈中心开展了反诈宣传知识讲座,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