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比上海的夏天还要热的,是徐家汇书院。 ”“这个暑期,徐家汇书院到馆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5%,日均到馆1万人次。 ”徐汇区图书馆(徐家汇书院)馆长房芸芳说道。一家图书馆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爱徐家汇书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进入暑假以来,游客叠加暑期少年儿童,让徐家汇书院的进馆人数激增,开门之前排长队成了书院暑期一景。
7月22日下午,记者在徐家汇书院发现,没有一张椅子的空闲能超过2分钟。 台阶上、角落里,还有不少人席地而坐,沉浸于书本世界。
“看看这一堆的绘本,都是娃拿过来的, 现在少儿馆开到晚上8点, 估计晚饭也要在附近吃了。 ” 陪着7岁孙女的李女士的语气半嗔半喜。“即使没有书桌, 我也愿意在这里学习。 ” 读高二的赵同学没有占到书桌席位,她在沙发区找了个位子, 将书本放在腿上开始学习。“大家都在读书、 学习,你就不好意思去刷手机。 但是在家里,相对来说就比较难。 ”
如何应对书院“网红”化?管理者如是说
作为一个新的文旅融合旅游目的地, 这让徐家汇书院被质疑太过“网红”化,少了作为图书馆的一种肃静和端庄。“这对我们是一种考验,但我们会竭尽所能给读者更好的体验。 ”房芸芳告诉记者,徐家汇书院在设计之初, 就在区域风格上做了动区和静区的分离。
为了应对暑期暴涨的客流, 从志愿者力量到物业工作人员, 徐家汇书院都增派了人手。 除了要维持秩序, 确保书院环境尽可能安静,防止一些不文明行为, 还有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是书籍的整理。
房芸芳告诉记者,实际上,少儿馆是书籍整理的“重灾区”,每次闭馆后,馆员都要面对大量的书籍整理工作。 尽管如此, 书院还是结合读者的要求, 在暑期延长了少儿馆的开放时间,闭馆时间从原来的下午5点延伸到晚上8点。
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读者也是重要因素
从正式建成开放到现在,徐家汇书院一直备受市民游客的欢迎,对房芸芳来说,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 因此一直很重视读者的意见和社交评论, 书院也会切实根据读者意见去改进服务、优化环境,这也是大家对徐家汇书院一直青睐有加的原因之一。 ”
一个好的阅读环境需要每一位读者游客都应该有意识地成为图书馆良好环境的维护者。房芸芳表示,图书馆界学者认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从馆舍、馆员以及藏书等要素,到读者、用户,图书馆的良性发展需要使用它的人一起加入进来,共同推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不断生长。

比上海夏天还要热的,是徐家汇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