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永娟
枫林街道的李先生, 最近生活中又多了一份“小确幸”:街道社区食堂实现了“一卡通”,自己和老伴出门不用再带好几张卡,便可尽享食堂便利。
除了实现社区食堂“一卡通”,近日,枫林街道还发布“生活盒子”管理规范手册、推进“健康街区”建设积极拓展“1+1”结对等,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卡在手,吃遍社区五家食堂
近年来, 枫林街道社区长者食堂实现了辖区五个片区全覆盖。 天龙社区食堂、西木社区食堂、宛南社区食堂、振兴社区食堂、 枫邻西餐厅五家社区食堂各有特色,开办以来,以实惠的价格、丰富的菜品获得了辖区老年人的一致好评。但也有不少居民反映, 五家社区食堂就餐卡不通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如何实现社区食堂“一卡通用”? 打通五个社区食堂的收银系统是关键。 对此,枫林街道积极响应居民需求和期盼, 整合各供应商资源,积极打通“自家围墙”,让五家食堂的“五张卡”变成了“一张卡”。
“1+1”结对,“健康枫林”一直在路上
在近日举行的“健康枫林 多元善治”———“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学习交流现场会上,“健康枫林”品牌建设“聚枫行动”成员单位再扩容,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音乐学院、瑞康口腔3家单位分别与枫林街道阳光之家、枫林街道未成年人工作保护站及枫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建成功结对。
“老友季·新朋友———32+行动”以及枫林街道的《生活盒子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汇编》也于活动当天发布。“32+行动”将“生活盒子” 优质应用场景延伸到32个居民区;《生活盒子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汇编》内容涵盖“部门联管”“运营联管”“居民联手”“资源联通”“安全联控”等五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