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卢先生捧着一面锦旗出现在大华医院介入肿瘤科医护人员面前,鲜红的锦旗上写着“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十个大字。“我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是你们给予了他舒适的护理,也鼓励我们家属陪伴、告白。让他完成了一个个心愿,我们全家都从心里感激你们。 ”卢先生握着护理人员的手动情地说道。
文/记者 殷志军 陆翔 徐喆衎 图/资料
鲜红锦旗,彰显医护大爱
据了解,卢老先生入院时病情已很严重,闫壁松医生迅速与家属进行了谈话, 客观地讲述了病情的复杂, 详细分析了各种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家属在他的引导下,逐步从焦虑与不安中缓和,开始理性地面对现实,积极地配合治疗。 家属卢先生清楚地记得在一个下着大雨的休息日,闫医生因为卢老先生的病情冒雨赶到医院,“还顾不上擦干脸上雨水,他先来到病床前安慰我母亲,然后果断采取了新的医治方案,我父亲的病症得到了缓解。 正是他的敬业与专业,让我父亲的生命得到了极为关键地延续,完成了不少心愿,也让我们家属有了更多陪伴的机会。 ”
“我们还要衷心感谢介入肿瘤科的沈姗姗、张玉洁、沈泽红等三位护士。 她们对待工作尽心尽责,护理病人专业周到,对待家属温柔友善。 ”家属卢先生表示, 沈姗姗护士在其父亲白天嗜睡时用银铃般的噪音唤醒老人, 而且只要她在卢老先生就会乖乖地把药全吃完; 而张玉洁护士总能耐心地为我父亲清洁嘴唇上的死皮及口腔中的溃疡; 沈泽红护士打吊针的技术高超, 原先以为无法使用的置留针通过她地仔细摸索,又能正常使用了,“只要有她们在,病房里总会溢洋着温馨,带来生的希望。 ”
起底“安宁疗护”的前世今生
据大华医院护理部主任杨雅介绍,“安宁疗护”脱胎于“临终关怀”又不尽相同,是在不进行过度医疗的情况下,为重病患者、生命末期患者减轻身体不适,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精神抚慰,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晚期疾病中获得舒适和尊严,帮助患者面对临终和死亡, 更好地使患者平静地离开人间; 同时, 安宁缓和医疗也关注患者家属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与情感上的支持。使患者死而无憾,生者(家属)问心无愧。
“‘安宁疗护’致力于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不是因为痛苦选择结束他的生命, 而且我们希望患者家属也能理解这样一种理念: 把死亡认作生命的正常历程,要尊重生命的的逝去、尊重患者的感受,让他们带着欣慰和希冀欣然并且不留遗憾地离开。”介入肿瘤科护士长董毓敏表示,“正是在杨雅主任从十几年前开创性地在医院推行‘安宁疗护’,不仅让许多重病患者能够有尊严地离开, 也让病人家属能够得到心灵的慰籍。 ”据悉,“安宁疗护”以专业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支持患者和家属,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与需求制定患者的医疗计划, 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完成患者的愿望清单。
唯一区级实训基地闪亮登场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市护理学会与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发布了首批上海市安宁疗护适任护士实训基地试运行单位名单,大华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陀区利群医院成为全市首批安宁疗护适任护士实训基地。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最好的关怀和照顾。 而大华医院“安宁疗护”服务赢得了病人家属的高度赞誉。 一位病人家属表示:“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医生和护士对我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让我们感到非常安心。他们还不仅仅关心病人的身体,更关心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让我在这里感到非常充实。 ”日前,介入肿瘤科还举办了生命教育主题活动,除了医务工作者,来自高校的志愿者也参与进来, 为患者献上动听的歌曲等才艺表演;在插花环节,董毓敏护士长用每朵代表家人饱含深情的花朵,让患者及其家属的心靠得更近。
据了解,在大华医院介入肿瘤科“安宁疗护”还包括心理咨询、 疼痛管理、 营养咨询等多元化的服务,同时“安宁疗护”还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还会延伸到家庭,为病人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持。“就有患者身体好转出院后,每次就医、用药、住院,病患家属都会来电或微信询问后才会放心,用他们的话说,已经把我的医护当成了亲人。 ”董毓敏自豪道。
“安宁有爱,润物生命。”大华医院介入肿瘤科的“安宁疗护”, 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受到尊严和舒适, 在赢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赞誉的同时, 也让每位医务工作者展现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大爱无疆。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安宁守护,愿每一份尊严都值得被温暖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