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殷志军 李瑾琳 陆翔 图/资料
华宇,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共产党员,十几年来,他用心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 传承中医推拿和健康教育, 受到了居民的好评和认可, 获评2022年徐汇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潜心向学,杏林高手终炼成
华宇200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为一名中医科医生,他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他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陆氏针灸”第四代入室弟子吴耀持教授为师, 学习针灸诊疗技术,传承“陆氏针灸”治疗特色,入选上海市“杏林新星”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不断地刻苦钻研及经验积累, 华宇的医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为落实2022年“我为群众办实事” 项目———建设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他又出谋划策,协助站点打造中医特色亮点。他曾荣获“上海医学科技奖(社区卫生)”“上海中医药科技奖社区卫生奖”等多个奖项。
病人吕老伯曾因脑梗导致肢体瘫痪,坐着轮椅到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就诊。 华宇用中医针灸和推拿为他治疗,帮他进行功能康复,一段时间以后,吕老伯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在华宇这儿治疗五年之后, 吕老伯不但能够基本正常生活, 甚至还能接送外孙女上下学。 不仅如此,吕老伯还报名成为了徐汇区中心医院和徐汇区大华医院的康复病房志愿者,在病房里“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病友积极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吕老伯和华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还时不时地将自己外出旅游的视频发给华宇,视频中, 这位一度需要轮椅代步的老人一步一步爬上了旅游景点的台阶, 令人十分惊喜。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暖人心
精湛的医术让华宇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很多病人清晨赶来排队,就为了挂上他的号。因为病人太多,他经常需要忙到12点多,才顾得上扒两口已经凉掉的午餐,一上午不喝水、不上厕所更是常有的事情。 华宇也曾想过,病人实在太多了,如果实施限号的话,他的工作会减轻一点。 他也打了实施限号的申请。但这份打好的申请书,至今还躺在他的抽屉里,他说他“舍不得”交上去,“还是自己抓紧时间多看几个病人吧! ”
作为一名社区医生,华宇经常需要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家庭病床患者看病。 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家床病人家里, 为其开药、缴费、取药、送药……有些病人就将家里的钥匙交给华宇保留。 华宇谦逊地说,这是病人体恤他,病人行动不便,怕来不及替华宇开门, 耽误他的时间。 而在病人眼中, 他们已经把华宇当成亲人一样看待了。 他说,病人“认”他,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而他,不想辜负这份信任。
坚守初心,一心为民显担当
华宇把全副身心都扑在了医院和病人上,日常回家比较晚,买菜、做饭这类家务活,妻子一手包办,而他只能“偶尔做点事情”。 孩子也主要是妻子在管, 他只能“偶尔” 帮孩子辅导一下数学, 孩子出去学古筝、学画画,来回接送的都是妈妈。 2019年末,华宇的父亲患癌,他请假回老家探望父亲, 在父亲的病床前照顾了几天,因为工作忙又回到了上海。后来父亲去世了,华宇每每想起,就觉得万分愧疚,他总觉得对不起父亲,因为工作忙,陪伴老人家的时间太少了。而让他走出这个心灵困境的方法, 就是服务好、医治好更多的患病老人,只有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让老人能够颐养天年,才是对父亲的告慰。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做好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也成了社区居民心中最好的“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