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军
从我识字那天起, 父亲高高的书柜就成了最吸引我的地方。 印象深刻的是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一口气看完了《一千零一夜》,其间用不思茶饭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感受: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书!从此,我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书虫。
从懵懂无知的少女, 到如今的中年妇人,二十多年的光阴倏然而过,身边不离不弃、相伴至今的,就是书籍。
或许你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一排排漂亮的衣服,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因为我有一位愿意给我买书的父亲! 父亲的藏书很大一部分不适合小小年纪的我,于是每个星期天,父亲就领着我去买书。《中国古代神话》《说岳全传》《烈火金刚》《吹牛大王历险记》,太多被我视为珍宝的书, 收藏在我那个小小的书架里。
上了中学后, 学校成立了图书阅览室,我因为是语文课代表,和团支书一起,获得了一张阅览证,每星期两天可以在自习课的时候去阅览室。我兴奋啊!这是多么大的“特权”啊!我躲在书籍遮蔽的光影里,在书香世界里享受一种自由精神和浪漫情怀。 如今我最引以为骄傲的,是初中三年里的阅读时光, 和别人有那么多不同,它让我在少年时代光芒万丈。
如果说痴迷于书是一种病, 那么我一定病得不轻。高中时即使在高考前夕,依然在享受阅读的快乐。 我阅读《美学》,兴趣《哲学》,沉浸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 书籍带给我悲喜、欢乐、愤怒,但同时也让我放松、平静和释然,所以我一点也没有考前的焦虑, 顺利考上了理想中的师范大学。
上了大学后,阅读更自由了,也更广泛,选择也多。 我钟情于大师的作品,文学名著,诗词歌赋,史学军事,名画欣赏,佛学经典,它们纷纷跑到我的书桌上。 爱书的人,又贫穷又富有,如我一般,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买书上, 为此不惜节衣缩食。
真正爱书的人,不问读书的意义,不问理由,它无关功利,它仅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恰恰是这一部分生活,可以只为自己。
为自己阅读! 读书换不回大把的钱,赢不来雷鸣般的掌声, 也没有欢乐和安慰可以传达给别人, 它唯一可以赠予的就是对于思维的愉悦感受。
这看似无意义的阅读, 陪伴我到中年。 家里装修不豪华, 书柜却占了一面墙,床头、桌角、卫生间、客厅、厨房、饭桌,总有几本我心仪的书,随手一拿,便是阅读。 欣喜的是儿子在我影响下如我一般恋着图书馆,追着要书看,真好! 我总在想,等到自己老去那一天,我留给儿子的不是万贯家财和荣华富贵, 而是那满满一柜子书籍所带给他的精彩人生。
不求通过书籍掌握形形色色的职场法则和处世谋略, 更愿意在书中寻觅心灵的寄托,哪怕这些东西与世俗格格不入,没能为我带来丝毫功利,今生也乐此不疲。

为自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