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宜修
年末盘点流行语、 回眸过往一年的“语文面孔”,是居民回顾一年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022年,你经常使用的、觉得特别火的网络流行语是什么?近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走上徐汇街头,发起网络流行语街头调研。
面对镜头, 居民游客们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今年常用的流行语。有本年度新出现的“栓Q”“心巴”“挖野菜”“真的会谢”,也有2021年就流行、2022年依旧好用的“yyds(永远的神)”。
紧跟流行语潮流、“256G网上冲浪”的小同学脱口而出“退!退!退!”。据悉,“退! 退! 退! ”出自一段网络视频。 视频中, 一位车主和摆摊大妈因车位发生争吵, 大妈一边跺脚一边用手做击剑动作,同时大喊“退! 退! 退! ”。 奇特的姿势充满了喜剧效果,引发网友们模仿。 在语言使用中, 成为表达排除生活中可怕事物、不顺利之事以及种种遭遇的愿望。 比如,坏人要“退退退”,霉运也要“退退退”。
不是每个人都热衷使用流行语。在上海图书馆门前,一位年轻人表示自己虽然关注流行语,但会尽量避免使用。“语言是有规范性的,如果经常使用流行语,可能会使人遗忘汉语本身的文化。 ”
2022年12月8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十大网络热议语”两大榜单。 上榜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有“栓Q(我真的会谢)”“PUA(CPU/KTV/PPT/ICU)”“冤种(大冤种)”“小镇做题家”“团长/团”“退! 退! 退! ”“嘴替”“一种很新的XX”“服了你个老六”“XX刺客”。 其中,“栓q(我真的会谢、听我说谢谢你)”热度最高,名列“十大网络流行语”之首。“十大网络热议语”包括冰墩墩(冬奥会)、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等。
据介绍,“十大网络流行语” 榜单的产生既有读者参与、网络海选,也经过了专家评议。“流行语就像社会方言, 一方面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尚未完全进入规范语。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昌来认为,流行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上有什么流行东西一定会在网上流行”。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车飞提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生活图景的全面反映,能帮助居民厘清雅与俗的关系, 重新认识流行语创造与使用的主力军———当年青年群体,引导居民更加理性看待网络流行语。

“栓 Q”“退退退”“yyds”
一起来看徐汇街头网络流行语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