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师小学 赵俊懿
我的老家位于上海南部,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召稼楼。 那里有一条沈杜公路,绵延2公里,两边坐落着始建于元朝的房子。 江南的老屋,亲切简朴,宁静悠久,古老柔美。但是由于年久失修,白墙上皆是岁月留下的裂痕,地面也总是湿润润的。
这一天,爸爸带着我拜访一位老奶奶。穿过一座牌坊我们走进街道。说是街道,其实是用石板和石块铺设而成的羊肠小道,不十分平整,走的时候得十分小心。
我们来到一幢房屋前,屋门是两扇沉重的大木门,爸爸轻轻叩响了门上铮亮的铜环:“请问李奶奶在家吗? ”随着一声清亮的咳嗽声,过了一会,吱———门开了。 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探出身来问:“是谁啊? ”她抬起头, 随即说:“是小赵啊,哟,这不是俊宝嘛! 都长那么大啦? ”
我们被带到天井,院子中间是一棵古老的无花果树和一口古井。 院子四四方方, 像篮球场那么大,但是比较阴暗,只有一处靠近井口的地方有阳光照射。我抬头远望,原来阳光被两边的高楼遮挡住了。高楼是那样的明亮而宽敞,却让我觉得有些刺眼。
奶奶招呼着我们坐下并嘱咐道:“你们喝茶,吃点心,我要晒晒被子。”她将被子晒在太阳下面,便陪着我
们聊天。但是过了一会儿,她又起身把被子移到另一个地方。我疑惑不解地望着李奶奶问道:“李奶奶,您这是干什么?”李奶奶微笑着回答道:“我呀, 这是在‘赶太阳’。现在这个老房子阳光少了,我只能追着阳光, 阳光到哪,我就晒到哪。 ”只见她抚摸着被太阳晒着的被子,脸贴着被子,闭着眼睛感受阳光的温暖。
我的心里突然豁然开朗,“赶太阳”, 好美妙的词啊。生活中哪能全都是阳光呢? 我们不能背对着阳光,那样你只能看到黑影子。我们应该面对阳光,乐观地面对这个世界。当自己心灰意冷的时候,一想到“赶太阳”这个词,我就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用生命去追随阳光,不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放弃希望。 即使生活在沟渠,只要太阳暖一暖,依然可以生活得有激情、 有活力。

赶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