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水根
病毒横行, 疫霾笼罩。 2021年,先Delta,后Omicron,悉尼几度封城,严禁外出,生活节奏被打乱,活生生使人动弹不得。
9月,天气转暖,四周换绿,我寻思再种菜。 几年来,种香菜、青菜、生菜、波菜、罗卜、蕃茄,都有收获。 今年,想种些冬瓜,育苗时,有3粒黑籽,连同冬瓜籽,一起浸泡了,心想,如是西瓜籽,试种玩玩。我吃瓜群众,哪会种西瓜?
澳洲光照好, 两星期后, 黑籽出芽了,一颗、两颗,约好似的,3颗全出芽了,细短的茎,翠绿的芽,顶着裂开的壳,从土里钻出来了。 一颗南瓜籽,不知怎么混入的,也出芽了。 南瓜霸道,藤蔓满地爬,不打算种。 冬瓜籽无声息。
黑籽芽长得快,没几天,长叶子了,左右两瓣。心想,我勉强够格种菜,西瓜好吃瓜难种! 既然出苗了,就体验种植吧。
秧苗长得快,盆里呆不下了,要移地里了。 前年,我在后院划了“红线”,菜地分五个框格;今年再动干戈,购了4立方细土,菜地、盆花,细土全覆盖。
我把“西瓜苗”、南瓜苗,移入靠果树的框格。 南瓜藤再长,引入果树地,“西瓜秧”挪窝后,随手支了三角架,让藤蔓攀附。
老伴看着一洼好地成试验田,想拔掉“西瓜秧”;儿子认为,草坪改良的土壤,不宜种西瓜。
冬瓜籽未动静,别起炉灶,二次育苗。“西瓜苗”移地后,没几天,触须似的藤蔓出来了, 摇曵着找寻攀附物,3棵秧苗一起长,数不清的藤蔓,似“澳洲龙虾”,舞动着触须要爬出来。 我心想, 蔓儿,你慢些长,三角架撑不住的! 再想,既然试种,就像个样,遂用木条、铁条,在三角架上,支起四角架,一米多高,缠上弃用的网络线,让藤蔓攀附。
雨季了,气温适宜,菜地天天不同样,“西瓜”藤蔓爬满棚架,开始长花了,一簇簇花骨朵,每簇十几个,很规则,像极了小时候吃的粽子糖;南瓜的藤蔓,已伸入果树地,叶子越来越大。
授粉,分雌雄花,我琢磨很久,一簇簇的,是雄花,“微型笔”似的,是雌花;采下雄花, 触碰雌花, 一朵雄花可授粉3、4朵雌花;后发现蜜峰飞来飞去,也在传粉。 丝瓜奇妙,雄花多且大,招蜂引蝶,意在授粉。
雌花开得慢,一旦张开,雏瓜日长夜大,傍晚一个样,清晨另个样。 第一批4根,像大面包棍,垂挂棚架下。 留下一根,做种瓜,其余3根,炒鸡蛋、炒腰片、炒鲜贝,鲜美、滑溜。悉尼蔬菜,多以只计价,丝瓜却论斤量,每公斤5澳币,不知为何?
丝瓜长得快,采了前面,后面又长,简易棚架,承受不住,俩孙子点数,一个说13根,一个说12根;老伴挑大的,左邻右舍,全送遍。
世间事,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一心种冬瓜, 冬瓜不出苗;无意种丝瓜,丝瓜挂满架。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