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华君武老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根据《后汉书·马廖传》记载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长安民谣,配了一幅漫画《学样》,再现了当时的这种世俗:长安城中如果流行高发髻,外乡女人就会把发髻梳得高到一尺;长安城中如果流行画宽宽的眉毛,外乡女人就会将眉毛画得宽到半个前额;长安城中如果流行大衣袖,外乡女人就会用整整一匹帛来做袖子。 这样的“学样”情景在华老的画中被刻画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这首民谣距今已有两千年了,华老配的这幅漫画也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可是时至今日仍有市场。
北京有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不料我曾到过的某地级市中心不仅建有气派高大的办公大楼,还有浩大广袤的配套广场,连接广场的两头是有十多条机动车道宽的东西大道。 更夸张的是有某学院把开学典礼办成了“检阅仪式”,院长乘一辆黑色奥迪敞篷车“检阅”6000多名新生,不仅阵势场面庞大,而且不知天高地厚一问一答:“同学们好! ”“首长好”“同学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短视频一传上网,即刻被无数网民吐槽!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学样”阶段,顶多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造成的后果顶多是浪费点物资、钱财、时间和给后人留下笑柄,等到追究责任时,大不了归结为“付出点学费”的话。而当走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高层次“学样”阶段时问题就更严重了!
“学样”是人的本能,人从出世的第一分钟起就在学习外面的世界。 但这个世界上总是“学好样”不容易,“学坏样” 却一学就会,因此“学好样”“做好人” 应该是当今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学样